“碳排放数据造假是非常不划算的事情”
NBD:全国碳市场启动这一年以来,给发电企业带来的负担大吗?去年下半年,多地陆续实施限电限产相关举措,这与全国碳交易的启动是否有一定关系?
孙永平:国内大型电力企业的技术基本已经迈入世界先进水平,按照当前电力行业采用的标杆法分配配额时,它们一般不缺配额;而一些小规模的电厂,可能出现配额紧缺的现象,今年就有部分企业未完成全国碳市场履约。
部分小规模电企未能履约,也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它们的规模确实比较小或者技术落后,能源燃烧效率比较低,全国碳市场启动之后,它们面临的履约压力较大;第二,部分特殊企业,例如热电联产企业,当前的配额分配方法对它们来说偏严。
不过,去年下半年的限电停产现象更多是因为煤价高企等多种因素,和全国碳市场的启动没有直接关系。就像刚才所说,目前全国碳市场配额仍以免费发放为主,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并没有形成很大的成本负担,而且去年下半年还没到履约期,并没有对企业形成直接的资金压力。
NBD:根据生态环境部6月份公布的《关于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调整2022年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要求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强化碳排放数据日常监管,严厉打击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当前碳数据核算存在哪些难点,以及如何预防碳数据造假?
孙永平:企业碳数据造假,很可能是因为没有吃透全国碳交易相关规则。因为对他们来说,这其实是一件非常不划算的事情。
一般来说,企业配额分配采用标杆法或者历史法。若采用历史法,如果数据造假,企业今年的碳排放数据看起来减少了,购买的配额也减少了。但企业第二年获得的配额也会相应减少,第二年企业面临配额紧缺的压力将更大;如果采用标杆法,在设备和技术并没有明显提升的情况下,通过数据的横向和纵向比对,主管部门很容易发现数据造假。
企业数据造假一旦被发现,可能会被处罚。无论是现金处罚或者配额处罚或者被纳入失信名单等,这对于企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要想避免数据造假,一是要采用合理的核算方法,避免负向激励企业造假;二是推广在线监测,对企业的排放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当然,这需要结合监测设备成本来综合考虑;三是要通过建立行业协会和引入注册制核查师等形式,充分发挥
碳核查机构自身监督作用。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