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数据质量管理特点
(一)统筹钢铁行业生产经营特点和数据管理要求制定技术规范
考虑到钢铁行业企业具有工艺流程长且复杂、工序多且相对独立等特点,因此钢铁行业的数据质量管理与发电等其他行业有所区别。一是对数据报告主体进行调整和优化,针对钢铁行业存在以工序作为独立法人的特殊情况,指南明确了具有焦化、烧结、球团、高炉、转炉、电炉冶炼等主要工序的单一企业或联合生产企业作为报告主体,并对联合生产企业进行明确定义,同时给出联合生产企业报告主体的示例;二是沿用国际通用技术路线,采用物料平衡法核算企业边界和主要生产工序碳排放,计算尽可能便捷实用,确保数据质量真实准确可靠,为钢铁行业未来进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奠定基础。
(二)进一步优化核算方法和核查重点
钢铁行业指南以优化和提升核算方法的有效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为目标,合理缩短核算技术链条并提升计量要求。根据核算指南规定,钢铁行业核算包括了9类关键参数,具体为6类企业层级的计量参数(化石燃料消耗量,碳酸盐、电极、含碳原料消耗量,含碳产品输出量、粗钢产量)、2类工序层级参数(烧结和炼铁工序化石燃料消耗量、产品产量)和1类实测参数(化石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其中自产和外购焦炭均使用缺省值)。同时,核查指南同步提高数据准确度和核查操作性,明确了企业层级和工序层级数据的核查要点和方法,强化并区分了计量器具的不同核查要求,并提供了化石燃料消耗量、粗钢产量等关键参数交叉验证方法或合理阈值范围。
(三)结合碳市场建设,预留相关政策和企业能力提升空间
根据钢铁行业碳排放数据管理有关工作要求,一是暂不对焦化、球团、转炉炼钢和电炉炼钢等工序层级强制开展月度信息化存证,但明确了工序层级核算和存证要求,加快提升企业工序层级核算能力,做好电子汽车衡、轨道衡、皮带秤、流量表计等工序层级计量器具配备工作;二是鼓励企业核算数据的计量器具外接端口数据与全国碳市场管理
平台对接,实现原始数据传输,进一步保障数据防篡改、提高管理效率;三是增加二氧化碳在线监测数据报告方式,探索多渠道保障数据质量。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