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权交易新规将施行,直接影响哪些行业?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谭亚敏2024-04-30 08:50

钢铁、建材行业加快转型升级脚步

 
关注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主流钢铁集团的首要任务。截至目前,全球约40家钢铁企业公布了明确的“碳中和”目标,其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45%。
 
欧洲SSAB集团是全球第一家宣布到2026年向市场供应无化石燃料钢材的钢铁企业,其计划将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25公斤,并彻底淘汰高炉和转炉设备。亚洲浦项除了计划新建电炉,也在澳大利亚、沙特和马来西亚开发绿氢生产项目,并计划在2050年将现有高炉全部替换为氢基DRI设备。俄罗斯第一大钢铁集团NLMK集团将吨铁二氧化碳排放量从2010年的2.25吨减少至2023年的1.74吨,降幅为23%,并将2024年的目标定为1.73吨。
 
期货日报记者注意到,我国钢铁企业也在进行低碳行动。河钢集团和宝武集团是国内最早公布低碳技术路线图的钢铁企业,二者先后于2022年和2023年建立了全球第一座和第二座工业规模的氢基DRI设备,且宝武集团在2023年启动了千万吨级CCUS(一项技术,捕获二氧化碳,并将其直接利用或封存)项目、湛江100万吨氢基DRI项目也顺利投产。鞍钢、包钢、建龙、首钢、晋南钢铁、中晋太行等钢铁企业也在探索绿色低碳路径。
 
一位钢铁行业专家介绍,钢铁行业是我国31个制造业大类中碳排放量最高的行业,碳排放量占国内碳排放总量的15%。全球每年生产和使用高达18亿吨钢材,其中近50%来自中国。不同于发达国家,我国钢材生产仍以碳排放强度高的长流程为主,粗钢产能约占90%。无论从全球气温控制目标还是从我国“双碳”目标的角度考量,钢铁行业碳减排都势在必行,钢铁行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只是时间问题。此外,我国钢铁行业工业化程度高、行业集中度高,具有一定的人才、技术、管理基础,比较容易实现对碳排放的量化控制管理。
 
2024年年初,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正在积极推动,争取尽快实现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首次扩围。目前生态环境部已经开展了两项工作:一是每年在全国范围内对重点行业组织开展年度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工作;二是开展扩围专项研究。我国碳排放集中在发电、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纸、航空等重点行业,这八个行业占到了国内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5%左右。除了发电行业,其他行业虽然没有纳入配额管控,但其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工作已经开展起来。扩围的专项研究包括对重点行业的配额分配方法、核算报告方法、核算要求指南、扩围实施路径等,开展专题研究评估论证。赵英民表示,生态环境部将坚持成熟一个、纳入一个的原则,充分借鉴运用好已有的碳排放管理制度和经验,加强拟纳入行业的碳排放管理的制度建设、数据管理、宣传培训,使这些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在纳入碳市场后,能够满足碳市场的管理要求,确保碳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推动相关行业和重点排放单位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钢铁行业一旦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企业的生产成本被推高就是确定性事件,其经营压力随之加大。”上述钢铁行业专家认为,东南亚钢材种类增多、质量提高,日韩适度下调出口价格,叠加CBAM(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推进,钢材市场出口竞争激烈,我国钢材产品的价格优势可能有所减弱。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势必扩围至钢铁行业。钢铁企业碳排放数据的披露不仅能让行业碳排放更透明、更市场化、更合理,而且有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行业无序发展的问题,有助于钢铁市场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能够更好应对碳排放成本的大型钢铁企业的市场地位将更加稳固。钢铁行业要未雨绸缪,积极应对碳交易带来的挑战,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江苏富实数据研究院院长蔡拥政说。
 
中信建投期货玻璃高级分析师胡鹏认为,《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的施行,对玻璃市场的影响是中长期的,而短期影响相对有限。建材行业暂未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企业还没有紧迫的转型压力和新增的生产成本。但是,玻璃行业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大势所趋,行业“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将逐步实现。玻璃传统的高能耗生产方式将受到约束,尤其是以煤制气为燃料的玻璃产线,将逐渐转向更加清洁的以天然气为燃料的产线,以此降低碳排放量。另外,随着“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未来节能玻璃、TCO玻璃的需求将增加,行业转型升级的进程将加快。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4055651号-1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