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给中国碳市场的主要启示
中国碳交易市场至今运行了一年半的时间,目前碳价格相比首日开盘价上涨21%,成绩无疑可圈可点。但相对于欧盟碳市场,中国碳市场毕竟还显年轻,如果能够吸收欧盟较为成熟的经验,非常有可能打开碳价格的更广阔上升空间。
欧盟千方百计地将碳价格推升上去,但碳价爬升显然不可能一步到位,对此,政府一直在政策层面不停地慢火加温。从国内碳市场看,碳价格上升趋势还不稳定且波幅较大,有必要像欧盟那样出台灵敏性的碳价调控政策,包括在重污染行业开征碳税,倒逼更多企业进入碳市场,按照碳配额完成情况动态管控新年度的碳配总额,制造出二级市场碳价上涨的政策预期,同时有必要在碳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
碳交易活跃度是带动碳价的重要力量,而多元的投资参与主体以及多样化的产品供给是欧盟碳市场活跃的核心因素,但目前国内碳交易还不旺盛,经常出现单日交易量几万吨甚至几千吨的情况。另外,碳市场的交易主体仅限于控排企业,并且还是一对一的现货交易,不仅可以匹配的流动性不足,而且交易效率较低。为此需要引入更丰富的市场参与群体,尤其是机构投资者。
与投资主体多元化对应的是碳市场可供投资者选择的金融产品必须多样化。具体来说,国内碳市场产品的构建与更新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基金类产品,以目前的
新能源基金、绿色基金、ESG基金等为基础,支持与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更多的专项
碳基金品种,并实现新老
碳基金产品标准的统一,同时融入更多的碳减排指标。二是债券类产品,包括在碳市场发行类似银行间市场的
绿色债券、碳中和债券等产品,同时支持银行将各种符合标准的碳质押与碳抵押等功能产品进行资产证券化。三是期货类产品,它们对控排企业与市场参与者来说既能提供较为明确的碳价预期,也能通过对冲操作而获利,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同时连续、公开、透明、高效、权威的远期价格也能缓解市场参与者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更好地进行交易风险管理。
(作者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