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
履约期于2021年年底结束后,全国碳市场交易逐渐低迷。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全国碳市场多数交易日的挂牌交易量甚至跌至10吨,总交易金额不足600元。
市场观望情绪浓厚的直接原因是:第二个履约周期的多项政策尚未明确,包括第二个履约周期涵盖的时间、基准线的设定(即配额分配标准),以及可抵消
碳排放量的
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审批重启政策等均未发布。
更深层次的原因,交易低迷与全国碳市场制度建设推进速度较慢有关。经过近一年的运行,全国碳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数据核算核查制度、交易产品多元化、交易主体多元化等方面都需完善。
在国际金融
论坛(IFF)2022年春季
会议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发言称,碳市场应该是一个规模尽可能大的统一大市场,既包括惩罚性功能,即排碳要先通过碳市场购买排放配额;同时也要体现鼓励性功能,即借助市场配额
价格的激励机制把利益输送给
碳减排、碳吸收、
碳汇等。统一的、大规模的碳市场才有利于最优
价格的发现和资源配置的优化。
多位业内人士对《财经十一人》表达了对全国碳市场交易低迷的担忧,认为这会挫伤业内的积极性,打击外界对碳市场的信心,更会影响
碳价的合理性。“交易量是碳市场发展的晴雨表。如果政策继续不确定、制度建设继续放缓,全国碳市场恐怕要有一年半左右的低潮期。”一位碳市场资深人士说。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