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碳中和,中国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要实现碳中和目标,于中国而言并非易事,需要我们付出巨大努力。
一是碳排放总量大。1990年之前中国的碳排放量较少,之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碳排放量也不断增多。2019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经超过113亿吨,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30%。如此巨大的碳排放量,要在短时间内降下来并不容易。
二是碳强度高。碳强度是衡量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据统计,我国的碳强度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倍,相当于欧洲和美国的2~3倍。这也说明我国只有经济转型,才能将碳强度降下来。
三是能源消费中,化石能源占比高。中国的能源战略一直以一次能源消费占比更高的化石能源为主。可再生能源作为
新能源,占比较低,尚未成长为主力能源。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为56.8%,石油占比为18.9%,天然气、水电、风电和核电占比为24.3%。
四是时间紧、任务重,这就需要我们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碳排放。欧美已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我国尚处于经济上升期、碳排放达峰期,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需统筹考虑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
欧盟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期间大约经历了71年的时间;美国从碳达峰到其承诺的碳中和大约用时43年;中国的目标是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划定的时间表仅有30年。这里有一个历史背景需要交代,发达国家工业革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碳排放时间也较长,而中国的工业革命起步较晚,仅几十年时间,所以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较为滞后。
五是在技术层面,保持我国当前政策、标准和投资水平不变,依靠现有技术能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但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尚有距离。
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脱贫攻坚刚刚取得胜利,还需防止规模性返贫;工业尚处于2.5阶段,许多领域仍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转型和能源安全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牺牲掉诸多就业等社会成本;石油、天然气尚且依赖进口,石油40%需要进口,天然气70%需要进口,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储备仍有不足。
在这种国情之下,我们依然要明确,碳达峰与碳中和是中国自己要做的事情,需要克服的困难是多重的,这是我国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和选择,也是负责任大国的担当,要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更大贡献。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