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海洋碳汇可缓解减排压力
海洋碳汇,也称“蓝碳”,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的总称。海草床、红树林、盐沼是重要的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大型海藻、贝类乃至微型生物也能高效固定并储存碳。
一直以来,大家公认海洋碳汇的潜力开发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和各经济体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
从碳库体量来看,海洋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汇体,海洋碳库的碳储量约为39万亿吨,是陆地碳库的20倍、大气碳库的50倍,海洋生态系统固定了全球55%的碳,每年约有30%由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海洋吸收。从效率来看,单位海域中生物的固碳量是森林的10倍,是草原的290倍。
碳汇与碳库有什么区别?“碳库是一个储量大小的问题,还有一个储存时间的问题。如果只能保持很短的时间,它就不能称得上碳汇。碳汇需要长时间离开大气,脱离整个循环,它可以储存一段时间,这是碳汇和碳库不一样的地方。”焦念志向封面新闻记者解释道。
而全球变暖,让全人类不得不重视碳汇。“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过多,所以抑制全球变暖需要减排,但是减排其实和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冲突,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还是第一位的。”焦念志表示,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还有一个出路是开发
新能源。这是抑制全球变暖的根本出路,但是需要更长的时间也需要更大的投入。“在这种情形下,增加碳汇或者做负排放就是一个两全之策。一是应对气候变化,二是减小减排压力,给发展经济留下更多空间。”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