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翠竹的碳汇“账本”

文章来源: 《环境经济》碳交易网2024-01-22 09:10

竹林碳汇市场情况相对复杂

 
森林碳汇是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重要议题,也是我国政府履行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内容。竹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是最符合进入减排市场的森林碳汇类型,因为缺少相应的技术,竹林碳汇一直难以进入碳减排市场,成为竹林碳汇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顾光同告诉记者,碳市场就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政策工具。2013年,国家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湖北和深圳正式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地方试点工作。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交易,林业碳汇交易也在2023年迎来重新开放的曙光。时至今日,尽管我国林业碳汇市场体制机制仍有待完善,但也有较长时间的全国层面和地方层面的探索,其中林业碳汇项目主要有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项目、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CGCF)自主开发项目、北京市核证减排量(BFCER)项目、广东省碳普惠制核证减排量(PHCER)项目、福建省林业碳汇减排量(FFCER)项目等。其中,BFCER、FFCER、PHCER都仅限于在各自省内碳市场进行交易,有不同的核证和交易规则具有明显的本地化特点。
 
顾光同说:“相对工业减排,林业碳汇更具有成本优势。”但现实中林业碳汇价格往往低于碳配额市场价格。从2023年11月初全国碳市场的交易价格看,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价格最高达到82.70元/吨,CCER价格预期可以达到68.89元/吨,其中北京碳市场价格相对较高,碳排放配额成交均价达到123.77元/吨,CCER成交均价达到70.50元/吨。
 
“整体而言,价格有上升的趋势。”顾光同告诉记者,截至2023年12月1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4.32亿吨,累计成交额241.7亿元。
 
与此同时,范少辉表示,由于国际第二承诺期协议(2013~2020)未能达成,2017年国内的CCER市场暂停了。个别地方零星交易不具有代表性,交易规模很小。根据2013~2020年试点交易市场来看,碳价在40元/吨左右。但是从国际市场碳汇价格来看,国内碳汇市场价格远远低于欧洲市场(今年2月份欧盟碳价首次突破100欧元/吨,相当于800元人民币/吨左右)。
 
在范少辉看来,CCER市场开放后,在我国“双碳”目标的政策和国际市场的双重影响下,我国竹林碳汇价格可能会迎来一个爆发增长。
 
“全国碳市场扩容升级在即,几大重点排放行业都将会逐步纳入全国碳市场,综合配额总量、换手率、碳价等因素,未来全国碳市场配额总量约100亿吨。据易碳家此前报道,到‘十四五’末,一个交易额有望超千亿元的全球最大碳交易市场将建成。”顾光同告诉记者,未来,随着全国碳市场的扩容,CCER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顾光同告诉记者,竹林作为一种碳汇资源的市场发展相对滞后,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认知和意识不足。相比于其他碳汇资源(如森林),人们对竹林作为碳汇资源的认知和意识相对较低。竹林在碳吸收和固碳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但许多人对其碳汇潜力和环境效益缺乏了解;二是技术和产业链不完善。竹林的种植、管理和利用方面的技术和产业链相对不完善。种植和管理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较低,竹子的利用方式和产品开发相对有限,这限制了竹林作为碳汇资源的市场发展;三是市场需求不够明确。虽然竹子具有多种用途,如建筑材料、家具、纸张等,但在碳市场中,对竹林作为碳汇资源的需求和市场机会仍待进一步开发;四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相比于其他碳汇资源,竹林作为碳汇资源的政策支持相对较少。政府在碳市场和碳交易方面的政策和激励措施有限,缺乏对竹林作为碳汇资源的专门政策支持,这也限制了竹林作为碳汇资源的市场发展。
 
随着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环境保护的意识的提高,以及对可再生资源的需求增加,竹林碳汇市场的潜力会不断受到关注。未来,政府、企业和社会应加大对竹林碳汇市场的投入和支持,并建立相关的监管政策和市场机制,以推动竹林碳汇市场的发展和壮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