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是一个天然大碳库
主持人:如何理解“森林碳库”和“森林
碳汇”?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如何认识我国林业在这场变革中的定位和功能?
林震(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森林碳库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更是一个科学的表达。碳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元素,位列化学元素周期表第6号,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地壳和生物之中。碳也是组成生命的最基本元素,生物体内绝大多数分子都含有碳元素,人体中碳的含量占到身体总质量的18%。自然界中的碳主要存储在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及大气圈中,碳元素在它们中间不停地流动和交换,形成碳循环。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最大的利用太阳能的载体,也是一个天然大碳库。森林具有多重价值,储碳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重要内容,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以多种形式固定下来。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全世界现有森林总面积40.6亿公顷,覆盖了全球近1/3的土地,人均森林面积约0.52公顷。森林植被区的碳储量约占陆地碳库总量的56%,全球森林碳储量达6620亿吨,主要储存在森林生物质、森林土壤以及凋落物和枯死木中。
准确地说,森林碳库包括三个部分:植被碳库、土壤碳库和产品碳库。其中,植被碳库是通常意义上人们所说的“森林碳库”,指的是植被的净初级生产力,它是植被所吸收的总的二氧化碳即光合总量,减去植被自身呼吸排放的二氧化碳即自养呼吸,得到的植被碳的变化量。森林植被时时刻刻都在与土壤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植被碳库的一部分转移并固定到土壤中,日积月累形成土壤碳库。土壤本身也需要呼吸和分解,排出二氧化碳,这叫做异养呼吸。净初级生产力减去异养呼吸就得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产品碳库”顾名思义指的是木材砍伐后用作薪材、造纸等实现的短期碳储存以及制成板材、家具等之后达到的长期碳储存。木材产品最终也都要分解而释放出二氧化碳,再加上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人为毁林等也会导致树木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刨除这些因素,剩下的就是净生物群落区生产力。如果一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净生物群落区生产力大于0,就是“碳汇”,反之就是“
碳源”。因此,不能简单地把一棵树木或一片林子说成是碳汇,森林是碳汇还是
碳源会随时间、空间发生变化,需要实事求是、科学把握。
人们对森林碳汇的重视主要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面对与日俱增的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人类主要采取两种措施,一是源头减排,在生产生活中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二是增汇中和,即通过森林等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到植物体和土壤中,这能在一定时期内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起到碳中和的作用。
我们说的碳汇主要指的就是森林碳汇,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林业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复等措施,实现固碳、降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此外,碳汇还包括草地碳汇、耕地碳汇、土壤碳汇、海洋碳汇等。海洋碳汇也称为蓝色碳汇,林草植被碳汇则称为绿色碳汇。两者统称生态系统碳汇或生态碳汇、自然碳汇。
我国于1998年签署并于2002年核准了《京都议定书》。在此背景下,森林碳汇问题开始受到关注。2003年,原国家林业局成立碳汇管理办公室。2004年,在广西、内蒙古、云南、四川、山西、辽宁6省区启动林业碳汇
试点项目。其中,广西碳汇项目成为全球首个清洁发展机制下的林业碳汇项目。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各地“建设现代林业,发展山区林特产品、生态旅游业和碳汇林业”,这是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及“碳汇”概念。同年6月召开的中央林业工作
会议做了明确定位: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这个特殊地位,很大程度上说就是林业的碳汇功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要求“增加森林及生态系统碳汇”。2020年我国做出“双碳”承诺后,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碳汇日益受到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
碳排放国,
碳减排和碳中和的压力较大。持续开展的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能够充分发挥森林碳汇的作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森林覆盖率由21.63%提高到24.02%,森林蓄积量从151.37亿立方米增加到194.93亿立方米,林草植被总碳储量达114.43亿吨,年碳汇量12.8亿吨。我国有全世界最大的人工林,面积达0.88亿公顷,并且还在不断增加。同时,我国中幼龄林面积占森林面积的六成左右,正处于高生长阶段,具有巨大的碳汇增长潜力。应进一步发挥林长制等制度优势,巩固现有森林的固碳作用,持续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的碳汇增量。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