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计划》全文
前言
我国为全面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研究制定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林业作为重点领域被纳入其中。习近平同志在巴黎气候大会向国际社会做出了到2030年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的庄严承诺。为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与承诺,2016年,国家林业局相继发布《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和《林业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16年-2020年)》,提出“增加森林
碳汇、减少林业排放、提升林业适应能力、强化科技支撑、加强
碳汇计量监测、探索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重点工作领域和任务要求。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节能降耗及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对园林绿化行业提出,“园林绿化系统的碳汇能力大幅提高,极端天气预测预警和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完善,气候灾害应急防范能力有效提升;加强生态建设及管护,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在山区、平原和城市,分类实施山区森林碳汇巩固提升、38万亩平原造林管护增汇、城乡园林绿地建设增汇工程,加快推进湿地恢复建设,扩展城市湿地系统,开展湿地固碳
试点,增加湿地储碳能力;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率达到5%;加大京津冀协同的碳汇林建设力度”等任务要求。
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和中共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统筹山水林田湖建设,大力建设森林城市、海绵城市,补短板解决大城市病,努力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大背景下,全面推进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已成为“十三五”时期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十二五”工作回顾
(一)提质增效,稳步提升林地绿地碳汇功能
“十二五”时期,全市持续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太行山绿化等国家级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开展平原造林、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森林健康经营、湿地保护与修复、公园绿地建设等多项重点工程,提升了林地绿地资源质量与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十二五”期间,共新增造林面积140万亩、城市绿地72750亩;截至2015年底,森林覆盖率达到41.6%、林木绿化率达到59%、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森林资源碳储量增加178万吨。全市
绿色空间不断扩大,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林地绿地资源碳汇功能实现稳步提升。
(二)夯实基础,持续推进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
研究北京地区的碳汇营造林计量监测模型和参数,建立了涵盖2座碳通量监测站、33个山区公顷级样地和300个平原样地的监测体系。对百万亩平原造林、近自然森林经营等重点工程开展碳汇计量监测,为相关政策制定及项目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在通州、房山、大兴、平谷和延庆等区县,开展碳汇造林和经营,试验示范区共计4.5万亩。加强国际合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澳门政府合作开发“森林可持续经营碳汇项目”,在国际上反响强烈,引起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关注。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