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工厂和园区建设仍面临挑战
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行业和地方积极探索低碳、近零碳、零碳、净零碳或碳中和工厂、企业、公共机构、园区、高速公路、数据中心、社区、乡村、岛屿等建设,制定了建设评价标准,开展了
试点示范创建,为国家层面推进零碳工厂和园区建设积累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但探索实践中也暴露出零碳工厂和园区建设仍面临一些堵点、短板和误区,亟须予以解决和规避。
一是碳排放核算方法不健全。多年来,我国着眼温室气体控排需要,围绕不同行业的企业法人边界发布了一系列排放核算报告标准规范,但尚未制定针对园区的碳排放核算统一标准或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规范,非企业法人型工厂核算方法不明确。一些地方虽制定了园区碳排放核算方法,但对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考虑不足;二氧化碳排放量核算也主要考虑纳入能源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而对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交通物流、废弃物处理等经济社会活动的排放考虑不足。此外,关系碳排放高低的间接排放特别是电力调入调出蕴含的二氧化碳排放核算的处理方法上也不统一,不利于引导和推动间接减排和全链条降碳。
二是评价标准尚未形成广泛共识。从概念上看,无论是零碳工厂还是零碳园区,都有碳排放为零的含义。但是,零碳并不意味着少生产或不生产,而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基础上的零碳。因此,对零碳水平的评价,不仅要考虑碳排放情况,也需考虑碳排放管理、低碳技术应用、能源消费转型、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先进性和引领性。探索实践中,不同地方和园区对零碳的建设要求和评价指标存在较大差异,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零碳水平的参差不齐和零碳创建的混乱。
三是零碳园区建设路径尚不清晰。当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关键期,多数园区仍处在扩张发展、“智改数转”阶段,发展仍是第一要务,但一些工厂和园区“重发展、轻降碳”现象突出,未能平衡好发展与减排的关系,用能和碳排放呈现刚性增长态势,实现零碳发展挑战较大。部分工厂和园区虽足够重视,但存在“重规划、轻建设”问题,要素投入不足,缺乏有力抓手,降碳成效不及预期。还有一些工厂和园区大量使用化石能源,能效碳效水平也未达到领先水平或极致水平,但通过
碳信用“一销了之”,声称实现“零碳”甚至完成三方评价认证。这种做法与零碳工厂和园区建设的初衷不符,不利于压实碳排放主体减排责任,不利于从源头控制和减少碳排放,甚至有“漂绿”“伪绿”之嫌。
四是政策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健全。零碳工厂和园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制度等要素投入。目前,国家层面暂未出台专门针对零碳工厂和园区建设的激励约束政策措施。此外,零碳工厂和园区建设还需能源转型、绿色交通、低碳建筑、工业节能降碳、生态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协同发力,亟须构建发改(能源)、工信、住建、交通、生态环境、统计等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