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欣宇:对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的总结分析——基于《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

文章来源:IIGF范欣宇2024-06-19 11:25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进展

 
中国已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为统筹推进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有效防范化解气候变化风险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2022年6月,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系统阐述了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为统筹推进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有效防范化解气候变化风险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与此同时,一系列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政策密集出台,涵盖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综合防灾减灾、生态系统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粮食安全、人体健康等各个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引导和推动重点领域、关键区域适应行动取得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此外,为响应国家号召,在地方层面,24个省(区、市)也已陆续制定印发地方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将国家战略落实落地。
 
中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能力建设,通过多措并举、标本兼治,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常态化水平不断提高。在气象观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不断优化综合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建成了由近7万个地面自动气象站、200余部天气雷达站、120余个探空站、9颗在轨业务运行风云气象卫星等组成的立体气象观测系统,形成对大气和陆地等多圈层的综合观测能力。在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机制建设方面,中国选择代表性区域、关键领域,针对性开展气候变化风险普查、气候可行性论证、气候影响评价等工作,中国的气候风险管理能力正向精准化、规范化、常态化方向迈进,为区域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布局调整等决策过程提供了科学指引。与此同时,中国各地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灾害特点,积极构建多灾种早期预警机制,针对性地研发干旱、洪水、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产品,并创新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显著提升了预警信息的时效性和覆盖面,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风险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为增强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水资源管理、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海洋治理等领域均取得显著成效。报告显示,各地通过因地制宜实施江河湖库联合调度、超采区地下水综合治理、水源地保护、水资源税收调控等系列举措,加快构建水资源管理新格局,2022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100亿立方米以内,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水资源管理的系统性、协同性水平显著提升。同时,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和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的实施,使得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等指标持续增长,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增汇能力得到巩固提升。这一过程中,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也取得显著进展,为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奠定了基础。在海洋治理方面,通过加强海岸带保护与整治修复,制定实施海洋渔业资源养护政策,加大重点海域污染治理力度,中国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优良水质面积比例不断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气候调节功能稳步提升。
 
中国经济社会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进程持续深化,农业、健康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行业的气候韧性显著增强。在农业领域,中国通过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农业减灾能力提升、生态农业推广、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举措,增强农业系统气候韧性。在健康卫生领域,通过推进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加强疾控机构特别是基层疾控机构能力建设,推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试点建设,优化完善气候敏感疾病的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健康卫生领域的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持续增强。在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工程运行中,强化交通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已成为基本要求,工程设施的气候韧性也通过采取提标改造、优化调度等措施大大提高。城市作为适应气候变化的主战场,通过加快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工作、提升城市内涝防治和排水防涝标准,大力开展海绵城市建设、优化完善城市绿色生态空间,城市系统抵御气候变化风险的整体性、系统性持续增强。能源、旅游、交通等气候敏感型行业纷纷将气候韧性纳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积极构建行业气候风险防控机制,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
 
适应气候变化已成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重要指导原则,各地区科学优化功能空间布局,构建起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各地将适应气候变化作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重要着力点,加快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同气候变化影响相适应的“双评价”机制,不断优化人口经济和城市布局。在实践中,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制度的建立,为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与此同时,防灾减灾救灾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值得关注的是,关键脆弱区域的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得到了强化。通过加强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和决策能力建设,重点区域的适应能力得到提升。以青藏高原为例,通过建设综合观测平台、完善生态风险预警机制等举措,多圈层、跨部门的综合观测与研究能力得到加强;而在黄河流域,水源涵养林等适应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以及气候变化影响现状分析和未来风险研判,为提升流域气候韧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积极探索适应气候变化投融资新机制,财政金融支持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显著进展。近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投资力度等举措,为适应气候变化关键领域和脆弱区域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在防灾减灾领域,各级财政持续完善巨灾保险制度,优化准备金管理机制,并及时下拨自然灾害救助、农业防灾、水利救灾、基础设施应急抢修等资金,有效提升了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与此同时,中国积极探索适应气候变化投融资新机制,通过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适应气候变化基础设施的资金投放,降低项目资本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推动更多优质适应项目纳入投融资项目库,进一步扩大了适应投融资的覆盖面和精准度。
 
此外,我国在推动适应气候变化信息披露、加强气候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在信息披露领域,监管部门出台了绿色债券信息披露制度,有利于提升绿色债券的透明度,防范“漂绿”风险,推动绿色债券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在风险管理领域,积极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气候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探索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同时针对气候变化风险突出的重点地区开展了转型风险敏感性压力测试,并探索开展转型风险宏观情景压力测试和物理风险压力测试,从系统性风险视角监测评估气候变化的金融稳定影响。这一系列探索实践表明,将气候风险纳入微观与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已成为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共识,基于气候风险视角优化信贷政策、调整资产配置、合理计提拨备等,将有助于引导金融资源配置向绿色低碳领域倾斜,提升金融体系适应气候变化冲击的整体韧性。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能力、适应能力建设和国际合作水平实现了全面跃升,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适应气候变化的支撑引领作用,通过深化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技术、优化资源配置等多维度举措,不断增强经济社会适应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能力。一方面,中国加大对气候变化领域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研究的支持力度,在气候变化机理、影响评估、预测预警、风险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极大提升了气候脆弱区适应气候变化的科技储备;另一方面,中国还通过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快构建气候模式检测归因、年代际预测、灾害风险预报、海洋气象预报等技术系统,稳步推进数值模拟、科学数据管理等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为提升适应气候变化的科学决策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中国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地方适应气候变化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气候风险评估、适应气候变化规划编制、领域适应对策制定等专题培训,促进适应理念、方法、技术等先进理念在地方的传播应用,有力促进了地方适应气候变化意识的普及,夯实了制定实施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规划和行动的能力基础。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多边气候机制下的适应气候变化相关工作,大力推动适应领域资金支持,并与主要经济体和国际组织广泛开展适应领域对话交流,深化区域气候风险防范的协同应对。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并通过南南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和支持,展现了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助力可持续发展的大国担当。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4055651号-1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