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再过两周,我攒的能量就足够种一棵榆树了。”对小朱来说,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蚂蚁森林,收集昨日出行积攒的
绿色能量“云种树”。事实上,在多家银行的APP专区,用户线上缴费、单车出行、乘坐公共交通等“
绿色消费”产生的能量也可以作为积分记录,还可以用来兑换商品,获得贷款优惠和信用卡额度提升等“绿色权益”。
这些权益的实现都依托于银行开设的个人碳账户。
碳账户是碳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社会主体绿色低碳意识、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自2010年起,兴业银行、光大银行等开始试水“个人
碳信用”领域,多家银行推动企业、个人碳账户落地,并积极探索创新应用场景,成为探路碳账户的先行者。
但用户在不同银行的碳积分无法实现互认,使得个人碳账户的应用难以得到进一步拓展。2023年10月24日,中国银联与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创建“碳账户互通体系”,首次开启了业内推动碳账户互联互通的实践。今年5月15日,中国建设银行宣布其碳账户与银联“低碳计划”
平台实现全面互通,意味着个人碳账户领域碳积分数据的互认、互通、互换正在加速,有望激发碳账户活力。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