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氢能纳入碳市场
目前全国碳市场以电力行业为主,而数据统计显示,除了电力外,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纸、航空等重点行业占据国内碳排放量占比约75%左右,生态环境部已连续多年对上述高排放行业开展数据核算、报送与核查工作。除了传统高排放行业,
清洁能源品类希望纳入碳市场。
近年来,氢能产业发展明显提速,但行业总体规模尚小,难以支撑氢能产业可持续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亿华通董事长张国强建议,一方面以市场应用为牵引,有序推进氢能在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以及拓展在储能、发电、冶金、化工等领域的应用,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另一方面,建议通过碳市场赋能氢能产业发展。
目前,氢能的应用成本成为限制产业规模化应用的关键点,而
碳交易将成为助力氢能推广应用,降低绿色溢价。
张国强表示,应该尽快制定氢能产业碳排放行业基准及相关
方法学开发,将“绿氢”的减排量纳入全国碳市场中,以推动其降本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可加强国际的碳排放标准合作,为未来发展国际氢气贸易及应对碳边境调节机制等国外碳市场政策影响奠定基础。
今年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CCER)正式重启,与碳排放交易市场共同构建起了碳排放交易体系。配额市场和自愿减排市场之间协同也成为代表们关注热点。
在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看来,虽然CCER市场已重启,但CCER方法学的发布数量较少,大量碳减排项目未参与碳市场;控排企业可使用CCER抵销碳排放配额清缴的比例较低,民间市场主体缺乏参与碳市场自愿交易的途径,碳市场活跃度偏低。除此之外,国内尚且缺乏有效运用全国碳市场应对欧美碳关税壁垒的政策研究和措施,增加了出口贸易的碳风险。
为推动中国碳市场可持续发展,曹仁贤建议扩大自愿减排交易覆盖范围,鼓励民间市场主体交易,同时适度提高全国碳市场控排企业每年可使用CCER抵销碳排放配额清缴的比例,加强绿电、绿证与碳市场的衔接。
不同减碳机制之间的协调也受到业内人士关注。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在近期香港科技
论坛上表示,建议加强统筹碳市场与部门政策改革,发挥好政策工具箱的作用。据介绍,国内现有实行绿色电力交易市场与碳排放市场在属性上基本一致,存在重叠性,有必要进行衔接;针对碳市场无法覆盖的碳排放行业,王金南建议在环境保护税中增加
碳税,建立这些领域外部成本的内部化机制。
不过,王金南也指出,碳税和碳市场是当前最为主要和常用的工具,前者基于
价格,后者基于总量,尽管理论上效率相同,但现实中往往倾向于碳市场交易制。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