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实现预期目标
《中国银行保险报》:全国碳市场建立将满两年,您如何看待碳市场建立之后的发展成效?
鲁政委:从全球范围来看,碳市场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市场,从它出生至今可能不过20年。我国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平稳地推出了碳市场,使其能够有序运转,让整个社会逐渐了解这个市场,已经迈出了一大步。
两年时间里,参与碳市场的企业不断完善各项设施,从一开始的没有账户、没有对应的
交易系统,到现在
交易系统逐渐完善,企业
开户陆续增多。同时,更多企业开始配备对应的
碳交易人员,不断地提升碳市场参与度。
据公开数据显示,全国碳市场第一个
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每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5亿吨,是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约2.38亿吨,累计成交额约109.1亿元人民币。全国碳市场整体运行平稳有序,交易
价格稳中有升,
价格发现机制作用初步显现,已实现预期建设目标。
不过,目前全国碳市场仍然处于起步期,一是交易量还不够大;二是还存在“潮汐效应”,履约期与非履约期间价格存在波动;三是目前碳配额采取免费分配方式。此外,金融机构还没有进入碳市场。未来,随着第一阶段任务完成,这些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
《中国银行保险报》:您对进一步活跃全国碳市场有何建议?
鲁政委:全国碳市场交易更加活跃,一定要有金融机构的参与。当前,全国碳市场只纳入电力企业,同类型企业的市场行为会高度趋同。但在一个市场中要发生交易,一定要有买有卖,如果是“单边市场”,只有卖或者只有买,交易很难达成。
因此,一是要扩大行业覆盖面,除目前已有的电力行业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民航等行业都要纳入;二是金融机构要作为“中介机构”参与进来,这有助于润滑碳交易;三是要逐步提高有偿碳配额占比,给出碳配额的变化路线图。目前,全国碳市场在碳配额管理方面实行免费分配方式,如果始终给企业免费派发碳配额,将无法凸显
碳价格信号对市场的引导作用。未来,还要逐步推出碳衍生品市场。从国际上来看,衍生品的成交往往比现货更加活跃,而且会是现货市场的几十倍之多。同时,引入衍生品也有助于更好地管理碳排放风险,做好风险对冲。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