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个人碳账户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文章来源:央广网碳交易网2022-11-24 16:53

“个人碳账户”会进入市场成为“生财之道”吗?

 
《报告》课题研究团队表示,目前我国各地、企业和金融机构推出的个人碳账户,仍以“量化减排+正向激励”为核心价值,为个人碳减排行为赋予如消费权益、实物兑换、公益荣誉、生态贡献等等价值。所有实践尽管形态各异,但形成了一个共识:个人碳账户将成为一个人的无形资产。然而,要将个人碳账户接入全国碳市场进行交易,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个人碳账户要参与全国碳市场的交易,我认为可行性不大,原因是碳市场的严肃性,以及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机制到现在仍未重启”,吴宏杰表示,尽管在一些地方试点碳市场个人投资者被允许参与碳交易,建立一个账户对国家认可的碳配额进行“炒碳”操作,但本质上这只能算是类似“炒股”的单纯的投资行为,并不是交易其个人实现的碳减排量,和个人碳减排管理没有关系。
 
由于个人碳减排客观上呈现“小、微、散”的特点,加上目前社会各界设立的个人碳账户类型各异、标准不一、对接困难,导致由个人实现的碳减排价值,难以被全国碳市场接纳和认可。数据质量是碳市场机制的生命线,若将标准不够严苛,监测不够准确的个人碳减排量纳入碳市场,则会带来诸多问题。
 
“一句话概括目前的情况:标准难‘准’,碳量难‘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个人碳账户接入交易一定要慎之又慎”,吴宏杰表示,想通过“个人碳账户”一夜暴富的人可能要失望了,虽然也叫“账户”,但个人碳账户并不意味着必然要交易和变现,本质还是对个人碳减排进行量化和激励的工具,在绿色低碳方面的社会价值远远大于市场意义。
 
尽管个人碳账户进入碳市场仍需等待时机,但并不影响它发挥在社会公民个人减碳上“量化减排+正向激励”的积极前景与巨大价值。“在个人碳账户的发展上,应该充分发挥我国互联网行业在数字技术上的优势,其实我们提到互联网时,要意识到它不仅仅是消费互联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纪珍认为,我国在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方面走在全球前列,如果“个人碳账户”能鼓励绿色消费,助力产业链绿色转型,则对全社会推动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他建议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借助数字技术、金融手段和政策支持,共同推动个人碳账户的发展。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