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10亿人随手减碳的可能性

文章来源:华尔街见闻劳佳迪2022-08-10 17:28

个人碳账户来了吗?

 
从数字上看,阿里巴巴生态用户达到了10亿量级,“88碳账户”或许有潜力成为中国特色消费版的“个人碳账户”。
 
密歇根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徐明对华尔街见闻分析:“国外的碳普惠就叫个人碳账户、个人碳交易等等,这些概念在9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但主要还是出现在学术界学术研究,直到今天绝大多数也都是存在于学术讨论里。”
 
2006年,英国政府曾专门做了一个研究,想看看个人碳交易个人碳账户的可行性有多大,然而结果显示可行性并不高。
 
“它的原话是‘idea currently head of time’,也就是说‘太早了’,今天我们感觉到时间到了,但是在欧美国家还没有发展起来,这两年只有一些零星的设计,主要是存在于金融界,从碳普惠、个人碳账户的发展角度来说,中国的发展还是非常靠前的。”徐明如是说。
 
在过去半年多时间里,蒋南青也全程参与了阿里巴巴碳账户基本场景的碳计算,在她看来,生态型平台的深度参与是个人碳账户率先破冰的优势所在。
 
“因为我们有了toC平台,很多行为从原来无法衡量测定的数据,现在变成了可以衡量测定的数据,比如我们的餐具,只要用户产生行为,就会在网络上留下痕迹,所以通过这个痕迹,它可以变成一个可追溯、真实的能够计量的行为。”她解释道。
 
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总经理助理李原则对华尔街见闻表示,目前“88碳账户”还是平台公益性的激励,至于碳交易方面的激励还需要时间和试验。
 
“所有的碳资产都是由政府签发,至少由政府背书,它才可以被称为一种碳资产,能够在碳市场交易,不管进入强制减排市场还是纯自愿的减排市场都需要政府背书,天然的碳普惠制交易流程比较长、比较分散,没办法每个人去申请做碳交易,这就需要依托一个集约化的平台。”他透露,现在正在和阿里巴巴探讨如何实现将小场景量化、价值化,研究进一步进入碳市场去交易。
 
蒋南青还强调,要建立起一个真正的市场概念,拥有金融属性,必须统一标准。
 
“我们的行为在互联上会被各种APP记录,所以同一个行为会有重复计算的问题,这就需要有一个第三方。碳交易方面,企业最后如何证明碳量可以交易、计量是科学的?还是需要有一个第三方能够承担去重和量化的工作。”她的观点认为,因为涉及衣食住行,每一个行为都不一样,北京、上海、广州的排放因子可能也不一样,如何找到一个统一标准,是确认最终个人减排可以交易的前提。
 
“88碳账户”在做的,也许正是量化碳资产的第一步:鼓励每个人先有一个碳账户。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