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向“碳普惠”
长期来看,银行个人碳账户必然要瞄向“碳普惠”。银行在用好用户资源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个人金融账户的外部效应,夯实碳账户平台技术基础,明确标准体系,构建银行碳账户的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创新,提升银行个人碳账户的吸引力。(注:碳普惠,是指对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节能减碳行为进行具体量化,并赋予一定价值,建立起以商业激励、政策鼓励和核证减排量交易相结合的一种正向引导机制。)
从目前已经布局个人碳账户的银行来看,银行碳积分的奖励机制主要聚焦在物质激励层面,很难真正带动更大范围用户参与。
易观分析认为,除了可兑换的物质奖励,还可以考虑非物质奖励,从根本目的上突出客户低碳行为的贡献,构建更为普惠的绿色金融生态。
探索个人
碳交易,或许是一个突破口。早在2010年,兴业银行曾推出我国首张低碳信用卡,为个人参与碳排放交易提供了首个银行交易渠道。该行数据显示,低碳信用卡在5年内共发行32万张,约20%的持卡人通过信用卡,完成了个人端的低
碳交易业务。不过,该模式并未得到持续运营和推广。同时,这一模式实际并未推动居民部门进行碳减排,而是将居民部门引入企业部门的减排行为。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赵越认为,个人碳账户是一种普惠制政策,是通过个人的绿色行为来提供奖励,从消费端减少排放,而不是直接像碳交易一样在生产端对碳排放进行管控。
据悉,目前,已有地方已开始探索个人碳账户向个人碳交易的延伸。今年3月,《上海市碳普惠机制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指出,上海将探索建立区域性个人碳账户,引导碳普惠减排量通过抵消机制进入上海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不过,要建立拥有碳交易机制的碳普惠平台,还需要在标准体系、数据获取与数据安全等基础设施方面进一步加强建设,夯实平台根基。“如何平衡数据安全、个人隐私与碳排放数据的精准度是最大的问题。其次是数据核算问题,虽然个人碳账户背后的
方法学是类似的,但不同平台推出的个人碳账户统计口径不尽一致。”赵越指出。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