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消费行业低碳转型起步晚
相较于国际龙头消费品企业,国内大部分消费品企业低碳转型起步较晚,处于投石问路的阶段。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国内龙头消费行业有8家企业宣布自身正在进行碳中和相关实践。
据统计,中国头部消费品企业当中,太平鸟和伊利两家公司宣布了自己的碳中和目标,一些企业公布了正在践行
碳减排的方法路径。
今年以来,蒙牛完成了企业范围一、二的碳盘查,接下来即将进行范围三的碳盘查,并将于明年发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图。太平鸟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基于新疆棉实测数据的
碳足迹产品。特步发布了可自然降解的聚乳酸T恤;化妆品牌林清轩宣布打造碳中和
绿色工厂,自给自足进行发电;伊利甚至成为业内第一家通过全球最大
碳排放披露权威机构
CDP(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向全球披露信息环境的企业。国内相关消费品企业不少都把减排融入到生产、经营业务当中,抢抓起跑时机,迈入碳中和跑道。
如今,消费者环境意识快速觉醒,欧睿信息咨询公司2020年1月展开的调研表明,58.8%的受访者表示会选择可循环产品,57.2%的受访者更加信赖可循环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消费品企业对减排有了一定的认知,并且积极为
节能减排背书,然而目前企业大多采取的都是点状措施,没有从产业全价值链来进行碳中和的整体布局。
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周园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各行业的相关标准尚未制定的前提下,目前有部分企业宣布达到了碳中和,大概率是因为他们购买了碳抵消。碳抵消这种碳中和方式可以作为补充手段,但企业要做到真正的碳中和还需要思考一些基本问题。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