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革命已经开启?
曾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概念的美国作家杰里米·里夫金,在《零碳社会》中预测,碳泡沫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经济泡沫。化石能源文明终结,可能发生在 2023 到 2030 年之间。
我国此番清晰紧迫的碳中和目标也提示着,碳中和对于国际话语权的意义和人类未来的能源样态。不只是制造新的
清洁能源,更不只是把路面交通都换成新能源汽车。
实现目标需要完整的碳交易市场和规则,以及一系列减排路径。
但是,中国的
碳市场建设几乎还处于一片空白的阶段,最核心问题还在「卡脖子」。
2020 年 12 月 31 日,我国生态环境部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 (试行)》,规定了全国碳交易市场的交易原则、制度框架以及实施流程,于 2021 年 2 月 1 日正式生效,我国以发电行业为入口的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第一个
履约周期正式启动。
市场主体 2225 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被分配了排放额度,超出额度也需要用相应的碳消除和碳交易来抵消。
近日,就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博鳌亚洲
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在博鳌圆桌
会议上的演讲所述,中国的碳交易仍然无法形成合理、稳定可预期的价格。很多机构和企业也并不清楚应该用什么样的参数和度量方法来进行计算,多数的参数并不是在空气中实测二氧化碳来度量的,而是从生产方式、工业方式来计量的。
除了建立碳交易市场,实现碳中和,面临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个环节的脱碳。需求侧的主要脱碳压力来自工业、农牧业等产业侧,供给侧脱碳则包含电力、氢能、生物质等能源生产方式,以及碳捕捉、封存和利用等。实现路径主要包括清洁能源的生产、碳捕捉和碳消耗,以及能效优化。
赵斌教授认为,能源结构是碳问题的重中之重,「过去虽一直在促进新能源发展,但在既有能源结构稳定牢固的情况下,一直没有上马。恰好现在政策给了压力,新能源就有很好的一个突破期,可以加速能源结构转型。」
也只有工业基础积累到一定程度,才有足够底气推动能源转换,碳排放话语权争夺基本上还是大国的牌局。在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难以挤进牌桌的时候,所有大国都意识到,碳中和是通向下一个时代的钥匙,必须加速拿下。
因为一次次能源革命彻底改变人类生存样态的背后,更是一场工业革命。
2060 年,我们有幸或许能看到化石能源终结的一天,至少是前夕。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