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黑天鹅”事件认识不足原因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对“黑天鹅”事件认识不足原因我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传统的能源安全风险防范与传统的能源电力发展模式相匹配。传统的电力供应安全体系,是建立在以煤电、水电、气电、核电为基础的“源随荷动”的模式之上的,“源”供应的安全性稳定性决定了电力系统的整体的安全性。
二是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虽然过去十年的发展速度很快,但占比仍然不大,装机占比约20%,电量占比不到10%,电力系统仍然是一个以煤电为主体的电力系统,煤电发挥着兜底保障作用,从煤电利用小时下降也可以明显看到煤电对电网安全的支撑作用。虽然发生了“黑天鹅”事件的自然条件,但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尽管在一些地区,对电力调度和煤电企业来讲,风险造成的压力已经非常大,已如利剑高悬,但就全社会来看,并没有意识到“黑天鹅”逼近。
三是决策者、电力系统、新能源企业等不同主体,对这种风险性质的认识还停留在技术层面,且认为是电力系统甚至是电网的技术性问题。2020年新执行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和《电力系统技术导则》虽然考虑了新能源场站接入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造成影响的技术性规定和防范要求,包括提出了电力系统静态稳定储备标准和电力系统承受大扰动能力的安全稳定标准;提出了“应在重要负荷中心配置一定规模的具有支撑和调节能力的电源。各类电源装机应根据其功能定位,确定适当的配置比例,保证合理电源结构和布局”的要求,但总体来看还是基于传统能源安全内涵和基本防范要求之上的技术性规定。对于大面积、长时间天气原因造成的新的能源电力安全风险仅靠电力系统、电网企业是不可独立防范的。
要深刻认识“黑天鹅”事件是大面积供应短缺为主要特征与电网安全稳定相叠加的复合型风险,这种风险是自然规律引起的,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终端能源电力化程度越高、光伏风能发电占比越高范围越大、气候变化引起的气象要素的变化越大、长期性可调节电源越少时,这种风险就越高。
这种大面积、长时间的气象条件的风险发生的频率如何,只要简单地查阅有关信息资料就可以做出直观判断。
解决重大的能源安全风险说到底是风险与经济性的平衡问题。人类社会之所以要应对气候变化,归根结底是避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风险,因此,必须要避免应对气候变化身的措施对经济社会产生的重大风险。要有预防“百年一遇”风险,做好“宁可十防九空” 的准备。
一是坚持能源多元化战略,这是人类社会保障能源安全最基本、最宝贵的经验,也是我国“四个革命、一个合作”中提出的“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的要求;对于“30 · 60目标”下的电力系统更应坚持多元战略不动摇。达到碳中和时,中国的电力系统应当是一个由可再生能源为主体,并与水电、核电、火电、储能等源、网、储为一体的多元低碳电力供应系统,其中必须要有基荷电源做基本支撑,以源、网、荷多元储能方式为灵活性调节支撑。二是构建以省(区域)防范为与大电网防范为主体的重大风险防范格局,尽可能将重大风险范围控制在较小范围,同时,分散风险防范的经济承受能力。三是要有一定的连续可行的电源,如火电、核电、水电备用做为备用支撑。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