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控制碳排放主战场
数据显示,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是城市消费的,同样,与能源相关的70%以上的二氧化碳,也是城市排放的。
“城市始终是控制碳排放的主战场。”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城市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学术讨论会上,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说。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大气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雷宇此前也表示,“城市是政策落地实施的基本单元,是实现碳排放达峰和空气质量达标的关键”。
一项刚刚完成的公众调查结果显示,在回答“城市碳达峰和自己有什么关系”的问题时,90%的受访者认为有关系。73%的人选择有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生活更健康;73%的人选择有利于节俭环保生活,生活品质更高;53%的人选择将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提高收入;65%的人认为有利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有道德优越感。
在上述讨论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介绍,研究发现,我国典型城市在2020年已经实现碳达峰,少量城市碳排放进入了
平台期,但仍有大量城市碳排放还处于未达峰阶段。
王金南例举了三个已经实现碳达峰的城市:湖北武汉、广东深圳和云南昆明。研究结果显示,这3个城市的碳达峰时间分别为2012年、2010年和2010年,碳达峰总排放量分别为9864万吨、6028万吨和4487万吨。
城市碳排放达峰示意图资料来源:公众环境研究中心
城市碳达峰是指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在一段时间内(以年为单位)达到最高峰值,之后进入平台期并可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然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由于经济因素、极端气象、自然因素等,视情况可以适度允许城市在平台期内出现碳排放上升的情况,但不能超过碳排放量峰值。
王金南表示,长三角地区(中国大城市最密集区域)的二氧化碳排放格局在2030年和2060年都会有显著变化。2030年,典型大城市需要在碳达峰基础上总量下降;2060年,绝大部分城市碳排放量都要降到百万吨甚至以下水平。
“对我国大部分城市而言,碳达峰是城市发展转型的重大机遇,而不是挑战。最大的挑战是观念的转变。”讨论会上,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表示,目前以钢铁、冶金和重化工产业为主的城市碳达峰都很容易,问题在于如何实现稳中有降,如何实现碳中和。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