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捕捉”也是生意
“低碳经济的投资范围非常广,但也有先后之分。按照欧盟的规划,2021年到2030年是低碳经济的成熟阶段。”卡斯普尔指出,中国企业要参与欧洲低碳经济投资,一个关键领域就是低碳化基础设施。
今年8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从开发商X-Elio手中购买500兆瓦投资组合项目的方式进入西班牙太阳能市场。2011年,该集团就已经购买了葡萄牙电力公司21%的股份,随后又通过购买风力项目开发商Moray Offshore Renewables的股份进入苏格兰市场。德国《经济周刊》估计,10年间中国企业对欧洲可再生能源的投资高达近百亿欧元。
第二条途径是建立工厂或分公司。生产充电桩的智充科技就是其中一家。2017年12月,智充科技在汉堡建立欧洲总部,开始为欧洲国家提供充电桩。今年11月,蜂巢能源宣布,将在德国投资20亿欧元建立欧洲电池生产基地,年产达30万至50万台电动汽车所需的电池。
第三条途径则是开拓新的“去碳化”技术。比如,挪威
清洁能源集团SARGAS等欧洲公司正致力于
CCS技术,也就是碳捕捉和存储以及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SARGAS还用船将液化后的二氧化碳运送到位于北海的油田,注入到油田底部,增加产油量。
荷兰皇家壳牌公司也在积极地进行碳捕捉尝试。在鹿特丹附近地区集中着数千个温室花房,花农们将经过净化的二氧化碳注入花房帮助他们的植物生长。而这些二氧化碳直接来自于壳牌位于鹿特丹佩尔尼斯的炼油厂。这项努力可以将炼油厂的废气排放减少8%,且还能为公司盈利。
这样的新技术还有不少。比如,英国公司Pavegen在伦敦的公共场所安装了产电板块,行人走在上面就能“发电”;德国企业Heliatek正生产有机光伏薄膜,可贴在几乎任何一种墙面上,直接生产建筑物所需电力。
第四条途径,参与欧洲传统产业的转型。比如欧洲各石油企业正在转型发电集团,旗下加油站则变身“充电站”,还布局零售业务。建材行业需要更多的低碳材料,使得钢铁企业用氢作为能源生产。这些行业转型中蕴藏着各种商机。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