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与欧盟市场的对比
中国市场与欧盟市场有诸多相似之处,欧盟市场覆盖了欧盟各成员国的众多企业,而我国的全国性市场覆盖了各省市的企业。欧盟和中国市场都循序渐进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因为发展进程不同,现阶段两个市场存在众多不同之处。如表1中显示,除了储备机制和价格管理机制这两个方面,其它大部分关键的项目设置上,两个市场均存在较大差异,正是这些差异导致了两个市场减排效果的差距。制定合理有效的
碳减排目标是减少碳排放的先决条件。欧盟在2009年通过的《欧盟2020年气候和能源发展计划》中提出“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年水平上降低20%”。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同时坚持“发展优先”的原则,“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碳排放量比2015年降低18%。与欧盟绝对减排目标不同,我国制定的
碳减排目标是一个相对减排目标,只是降低了碳强度,不一定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没有明确的减排目标就无法设定一个有效的
碳配额初始总量,给碳减排带来不确定性。在
碳配额总量控制上,欧盟市场采用“从上而下”的确定方式,而中国市场采用的是“从下而上”的方式,前者由欧盟委员会统一设定碳配额总量,然后通过一定的方式将碳排放配额分配给各个成员国。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配额总量更客观公正且符合实际。而我国所采用的“从下而上”的方式容易导致碳配额供给过剩,因为每个地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倾向于多报数量。此外,欧盟市场的配额总量按照一定比例逐年下调,欧盟《2009年第29号指令》规定在2013年初始碳排放权总量基础上,每年以1.75%的线性比例往下调,保证了碳排放绝对值逐年下降从而达到减排的目的。而中国市场尚未有相关举措。从分配方式来看,拍卖法让企业需通过购买获得碳排放的权利,从一开始就保证了碳配额的稀缺性,不管是供应方还是需求方都将在碳市场上更加活跃。而在免费的分配方式下,企业所持有的碳配额往往高于它历年的排放,市场需求非常小,市场容易出现配额过剩的状态。是否采用拍卖法分配初始配额是碳交易市场能否成功有效运行的关键。目前,欧盟的电力、能源等行业从2013年开始完全采用拍卖法,其它行业逐步实现拍卖法全面覆盖。而目前中国市场上碳配额基本是免费的,拍卖所占比例非常小。免费配额核算标准、存储机制和新进入者碳储备机制这三者影响着市场上配额供应数量。目前,不管是欧盟市场还是中国市场都存在碳配额过剩导致碳价失效的情况,中国市场情况尤为明显。合理地设置这三个要素是优化市场供应结构的关键。欧盟市场采用基准线法核算免费碳配额的数量,这种方法按照企业排放设备单位产品碳排放量最低的10%的排放标准计算。它使得碳效率高的企业获得更多的配额,反之,碳效率低的企业需通过市场购买碳配额来满足其超额的需求,它促使企业改进节能环保技术,提高碳效率。我国除了深圳试点外,其它试点均采用历史法和基准线法相结合的方式核算免费分配配额。历史法也叫祖父法,参照企业历年碳排放数据来核定免费配额的数量。通过这种方法,碳排放越多的企业获得越多的配额,而碳排放越小的企业则获得更少的配额,成为市场上碳配额的需求者,极大地削弱了企业减排的动力。另外,对于新进入企业,欧盟规定新入者预留数量不超过初始配额总量的5%,而且电力行业新入者需完全通过拍卖活动获取配额。相比之下,中国7个试点也预留了新进入者碳配额,但是无数量限制,重庆试点新入者可以自主申报完全免费的配额。
4结语
第一,借鉴欧盟碳排放市场的相关举措。通过对比发现两个市场的发展进程和背景都非常相似,都是在国际气候协议的背景下实行的举措,欧盟市场启动更早,发展更为成熟,成效也更为显著。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在总量计算,分配方式和核算标准等多个方面与欧盟市场存在较大差异。应抓住这些差异,相应地进行完善。比如,在总量计算上,把“自下而上”的总量计算方面变成“自上而下”的方式。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从国家层面集中计算配额总量,再通过一定的方式分配给下面的各省各市。在分配方式上,免费发放为主的分配方式变成以拍卖为主,以保证碳配额的稀缺性和碳价的有效性。不管是欧盟交易碳市场还是中国市场都存在碳配额过剩、价格失效等问题。如何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是建立和完善碳排放交易体系时所应考虑的重点。第二,提高温室气体减排的意识和力度。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继续发展经济的同时,制定了相对宽松减排的目标。中国碳市场存在监管不严,执行相对宽松,没有统一明确的实施细则,企业被动履约,参与交易的积极性不高,现行的减排措施没能很好的激励企业开发
节能减排技术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国家减排意识和力度不够。因此需从政府层面开始,提高温室气体减排意识和力度,进而影响企业。第三,建立多元化温室气体减排体系。碳市场机制设计具有高度复杂性,即使欧盟碳市场也是成就与教训参半,并没有完全实现理论上的预期。碳排放交易只是通过经济手段间接地促进了减排,激励了企业开发和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如要取得显著的温室气体减排成效,不能仅仅依赖碳排放交易,还需要配合其它更行之有效措施,如支持碳捕获与封存、再生能源示范项目等。
【参考文献】
[1]公衍照.欧盟碳交易机制第三阶段的主要改进探析[J].环境经济,2012(04):21-24.
[2]嵇欣.国外碳排放交易体系的价格控制及其借鉴[J].社会科学,2013(12):48-54.
[3]王文举,李峰.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的欧盟镜鉴与引申[J].改革,2016(07):65-76.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