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对实现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峰目标有作用吗?
中国向联合国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主要是确定了到2030年的行动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 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3]。由于我们讨论的碳市场跟温室气体排放最相关,所以我们会把讨论重点放在碳市场和NDC中二氧化碳排放达峰之间的关系上。
根据CAT(Climate Action Tracker)的数据进行计算,在过去五年中(2013-2017),中国碳排放同比增长率都在2%以下,2016年更是出现了较2015年降低0.2%的情况。在2017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了117.35亿吨,较上一年增长了1.8%,这对应着2.13亿吨的排放量增加;主要是由于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的增加。因为中国煤炭的消费量在2013年就应该已经达到了近些年的高点,虽然2017年煤炭消费量出现了近五年的首次反弹,也只是同比小幅增加0.4%[4],折算后也就是约0.3亿吨二氧化碳排放。以上分析说明,煤炭消费相关的二氧化碳碳排放量对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年增长量的贡献非常有限,而主要贡献者是石油和天然气。
然而,反观目前的中国碳市场,只纳入发电行业,涵盖1700多家煤炭和天然气发电企业[5](后者占比很小),这些煤电厂是中国煤炭消费的主力,2017年约44%的煤炭消费来自发电[6];碳市场看似是对于所纳入的火电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进行了控制,但其对于中国煤炭消费对应的二氧化碳达峰影响并不大;也就是说,即使没有碳市场,由于煤炭总量控制的政策影响,煤炭消费相关的排放量也已经进入下行通道。
图:不同煤控情景下的中国二氧化碳排放
来源:Climate Action Tracker, 链接:https://climateactiontracker.org/countries/china/current-policy-projections/
根据CAT的预测,如果在当前减少煤炭使用的相关政策能继续下去(煤控持续情景),那么在2020年之前我国就能迎来二氧化碳排放峰值[7];这意味着中国将大幅度提前实现NDC中设定的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峰的承诺。这种持续煤控的情景在目前的能源与气候变化政策背景下,是比较贴近现实的。然而在2020年,仅纳入发电行业的中国碳市场很有可能还没有真正运行或者刚刚开始运行。所以从何谈起碳市场对于实现《巴黎协定》下NDC目标很重要?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