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碳词汇”,你听过吗?

文章来源: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学2016-08-16 10:28

3、碳生产力(Carbon Productivity)与碳生产率(Carbon Production  )

碳生产力指的是单位二氧化碳排放所产出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的倒数。碳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用更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产生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一般应该使用国际通用单位计量,如美元/千克、美元/吨、美元/摩尔等。考核、衡量指标有待学术界和相关国际组织尽快制定。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它是低碳经济的主要量化指标之一,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质量、环境执法水平、公民和企业环境道德观念及环境法律意识的重要指标。相类似的概念有排放强度、排放密度、人均排放等。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排放密度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CO2排放总量除以其面积得出的CO2排放均值。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排放强度广义是指特定活动中特定污染物相对某一源的平均排放率。碳排放强度是指与GDP相对应的CO2排放率,即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单位GDP的CO2排放量。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人均排放指一国或地区的CO2排放总量除以人口数量得出的CO2排放均值。与排放总量这一绝对概念相比,排放强度、排放密度和人均排放都是相对概念。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碳生产率与碳生产力定义相似,即“单位CO2排放的GDP产出水平”。碳生产率最关注的是能源的产出效率。提高碳生产率就是在增加经济增长和人类福利的同时,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和CO2排放。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有两种目标:一是绝对低碳;二是相对低碳。绝对低碳是根据联合国1990年颁布的全球减排发基准线,将CO2减排到1990年的标准以下。相对低碳是指减排情况达不到减到1990年的标准时,另外设立一个阶段性减排目标,并逐步实现减排目标。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碳生产率”一词最开始见于麦肯锡咨询公司于2008年10月发布的一份题为《碳生产率挑战:遏制全球变化保持经济增长》的报告,报告将碳生产率定义为单位CO2排放的GDP产出水平,并进一步指出,任何成功的气候变化减缓技术必须支持两个目标——既能稳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又能保持经济的增长,从而实现经济对于CO2脱钩发展(然而这样的碳生产率概念主要测度的是CO2排放的经济绩效)。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将基于经济绩效的碳生产率称为狭义的碳生产率;将基于福利绩效的碳生产率称为广义的碳生产率。提高碳生产率需要实现经济社会福利水平与碳排放的“脱钩”(De-Coupling)发展。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根据福利水平与碳排放的关系可以得出4种主要的发展情形: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①福利增长和碳排放同步增长,这是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模式;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②福利增长和碳排放出现了不同步的增长趋势,碳排放的增长率小于福利增长,二者开始出现相对脱钩(Relatively De-Coupling);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③在福利继续增长的同时,碳排放的增长率为零,二者实现绝对脱钩(Absolutely De-Coupling)发展;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④在福利继续增长的同时,碳排放的增长率小于零,二者出现非常强的脱钩(Strongly De-Coupling)趋势。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4、碳标签(Carbon Labeling)与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碳标签是为了缓解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es,GHG)排放,推广低碳排放技术,把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也就是说,利用在商品上加注碳足迹标签的方式引导购买者和消费者选择更低碳排放的商品,从而达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气候变化的目的。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碳标签主要针对出口产品,目前中国还没有推出碳标签,国内沃尔玛的上架产品也暂时没有相关要求。但低碳经济给企业带来的外部压力已经显现。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的概念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产品或服务在生产、提供和消耗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总量,又叫做产品碳足迹;二是仅指公司生产过程中导致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又称为公司碳足迹。产品碳足迹比公司碳足迹蕴含的概念要广些,包括了产品自身消耗(及处理)时排放的温室气体,还包括了生产产品的必要投入。而公司碳足迹只局限于生产过程的碳排放,所以又用“隐含足迹”的术语来表达。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国际贸易领域的碳足迹指的是国际贸易品的生产和运输两个环节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因为国际贸易的商品不仅在生产过程会排放温室气体,运输过程同样会造成温室气体的排放。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5、碳交易(Carbon Trading)与碳金融(Carbon  )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京都议定书》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在6种被要求排减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CO2)为最大宗,所以这种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为计算单位,所以通称为“碳交易”。其交易市场称为碳市场(Carbon Market)。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碳金融” 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一般而言, “碳金融” 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也有学者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界定了碳金融的内涵 :从狭义上说, 世界银行把碳金融定义为提供给购买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的资源;广义的碳金融是指气候变化的市场化解决方案。同时 , 他们又指出了碳金融的四大功能:一是减排的成本收益转化功能 ;二是能源链转型的资金融通功能;三是气候风险管理和转移功能 ;四是国际贸易投资促进功能。碳金融涉及的主要工具有:碳货币、碳信贷、碳期货碳基金等。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6、碳税(Carbon Tax)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碳税是指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它以环境保护为目的,希望通过削减二氧化碳排放来减缓全球变暖。碳税通过对燃煤和石油下游的汽油、航空燃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税来实现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与总量控制和排放贸易等市场竞争为基础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不同,征收碳税只需要额外增加非常少的管理成本就可以实现。碳税指的是对能源消费征收的各种税收,人们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认为,碳税是减少能源消费和大幅削减碳排放的有效手段。由于与全球气候变化联系在一起,碳税在理论上被设定为需要一个全球性的国际管理体制,以实现最优产出,但这并不是必然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确定排放限额及减排目标的情况下,在国家或区域的层面实施碳税具有相当的优越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