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 中国将跑步进入低碳新纪元

文章来源:广发证券2015-10-14 14:09

中国开始加速推进碳减排

气候变化是当下全球的热点议题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气候变化指天气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从几十年到几百万年的一种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和持久性意义的变化,包括全球温度变化,极端异常天气,厄尔尼诺现象,城市热岛效应等模式。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在人类社会200余年的工业化进程中,大量化石能源的消耗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并带来了频发的灾害性天气。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气候变化作为重大全球性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国际气候谈判也拉开了序幕。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具有标志意义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于1992年通过,为有效落实《公约》,1997年在东京通过了著名的《京都议定书》,并于2005年生效。《京都议定书》确定了发达国家和转型期国家减少和限制排放温室效应气体的目标。2011年,各缔约国明确表示了在2015年缔结新协议的愿望,以便能在2020年生效。今年11月30日-12月11日,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将于在法国巴黎举行。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碳减排成全球共识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碳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罪魁祸首”,碳减排也是各类气候大会的核心议题。碳排放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总称,根据《京都议定书》,除二氧化碳外,还包括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等气体,其数量通常被换算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碳排放分为可再生碳排放和不可再生碳排放两种,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碳排放指不可再生的碳排放,即通过把地下几亿年前沉积下来的矿物能源开采出来,并通过燃烧产生。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目前,对于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大量碳排放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结论,科学界已达成共识,而按照当前的碳排放量水平,将全球气温升高控制在2℃以内这一在哥本哈根协议中达成的共识将难以实现;此外,如果人类想要避免温度上升超过2℃,就必须将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数量控制在3.2万亿吨以内,据估算目前留给我们的额度只剩下1.2万已吨,节能减排已是刻不容缓。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我国碳减排压力日益凸显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根据BP能源统计年鉴,2013年人类碳排放量达360亿吨。其中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为中国27.5%,美国16.9%,欧盟10.4%,印度5.9%,俄罗斯4.7%。单从这一年看,中国的碳排放总量超越了美欧总和。2013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97亿吨,连续十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在世界各国普遍减排的背景下,国内碳减排压力开始凸显。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上,我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基础上下降40-45%的温室气体控制目标,将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量下降17%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了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而后,一系列关于碳排放和碳交易的政策加速出台,利好频现。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2014年,《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发布。根据规划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到15%左右,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和13亿立方米。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