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国碳市场竞争力 抢占国际话语权

文章来源:易碳家-中国碳交易网郑 爽2015-04-02 11:33

国际碳市场的兴起与繁荣,中国无疑是受益者之一。但是,中国在国际碳市场的参与程度和地位仍然比较低。通过几年来的市场参与和实践经验,中国迫切需要提高对碳资源价值的认识、采取更加主动的政策、推进国内排放权市场化交易的发展、培育碳交易市场体系,提高我国在国际碳排放交易中的地位。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首先,应从国家层面提高对碳资源的认识,虽然CDM市场以发达国家需求为主导,但必须认识到减排权的主权是中国,作为CDM最大供应国不应该只能被动提供廉价资源,长期处于市场和价值链低端。发达国家的政府和商界对碳资源的价值有很高认识。英国在欧洲最早实施了碳排放贸易制度,是后来欧盟排放贸易体系的基本框架。政府制定了透明、简便的碳交易项目申请程序,并且依赖于成熟的金融市场和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碳基金和相关咨询机构在英国进行碳交易活动。碳资源的价值更在资本市场得到体现。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碳排放交易中心,甚至出现了排放权证券化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中心的出现促进了碳排放交易的发展,为碳排放交易提供了更为透明的信息披露渠道,更重要的是发达国家掌握了碳排放交易价格的话语权。而源于发展中国家的场内交易非常稀少,几乎不存在高端的衍生品交易。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中国拥有世界上第二大碳排放资源,是国际碳市场的主体,应该建立上升到市场层面的交易平台并形成价格发现机制,培育碳交易市场体系。同时,在认识碳资源价值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作用的基础上,政府应鼓励国内机构投资者参与碳交易,机构投资者应充分利用国内碳市场潜力巨大这样的有利条件,助推国内碳市场发展。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目前,中国碳市场已经正式跨入了第三个年头,也将迎来第二个履约期。2014年12月,首部针对全国碳市场体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颁布,标志着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号角正式吹响。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扩大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这为提振业内信心、加快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又打了一剂强心针。在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下,截止2015年2月底,国内七个试点市场累计成交1568万吨二氧化碳配额,累计成交金额6.1亿元人民币。近期,中国碳市场一个重要交易产品——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也陆续上市交易,北京等地CCER线上交易屡创大单,碳交易品种日趋丰富、交易活跃度持续向好。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碳金融的发展将大大促进碳市场有效性,进一步降低减排成本,提升低碳经济发展的市场活力。碳金融是企业制定节能减排战略、规避市场风险、拓宽资金渠道和提升投资效率的必要工具,与此同时,碳金融也是金融机构密切把握低碳金融发展脉络,创新碳市场和产业链条金融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提升的必争之地。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在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热点问题的背景下,国际和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日益活跃,二氧化碳排放权成为新兴投资商品吸引了大量资本投资。中国拥有巨大的碳排放资源,碳交易将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国应提高对碳资源价值的认识,加强对碳交易专业人才培训,培育多层次碳交易市场体系,进行二氧化碳:排放权衍生产品的金融创新和碳市场的金融服务,积极参与国际碳市场交易,从而改变中国在国际碳市场及其形成的价值链中的低端位置,逐步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掌握主动权。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作者简介:郑爽,副研究员,从事国内和国际气候变化政策研究。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