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领域,很多国际组织或学术机构最常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展望”,对未来中期、长期能源的需求以及相关的
碳排放做一番预测,为各国政府部门和企业界制定政策或投资提供依据。由于中国在国际能源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涉及到中国的未来展望更受各方关注。然而,过去这些年来国际间对中国的预测究竟靠不靠谱呢?
这里我们就以能源界最权威的国际机构之一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gy Agency,以下简称IEA)每年发布的《国际能源展望》(World Energy Outlook,以下简称《展望》)为例做一个回顾,将其当年对中国未来与能源消费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的预测数字与此后实际排放的统计数据做个比较;在此基础上再对其最近对中国未来20年的相关预测做一简评。
1994年版的IEA《展望》以1991年的实际统计数据为基础,预测中国在2010年的能源碳排放为49.86亿吨二氧化碳。那么,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实际水平是多少呢?根据2012年版《展望》的公布数据,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高达72.14亿吨。也就是说,IEA在1994年的预测明显低估了2010年中国能源碳排放的水平,误差达45%。
而2002年版的《展望》以2000年的实际统计数据为基础,又预测中国在2010年的能源碳排放为41.55亿吨二氧化碳。也就是说,IEA在2000年对中国碳排放的预测误差反而比1994年的预测还要大些,高达74%。
事实上,中国的能源碳排放在2005年就达到了51亿吨(参见2007年版《展望》),比IEA的预测“提前”了大约5年。
IEA的预测失准的原因究竟在哪里?
首先,IEA对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预测有误。IEA在1994年预测201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14.22亿吨标准油(不计传统生物质能源,下同),而2010年一次能源实际消费为22.15亿吨标准煤(见2012年版《展望》),误差达56%。具体到二氧化碳排放最高的能源——煤炭,IEA预测2010年消费总量为9.95亿吨标准油,而2010年煤炭的实际消费量高达16.02亿吨标准油,误差达61%。值得注意的是,虽然IEA对一次能源总量预测失准,但是对一次能源结构估计大体准确。原因很简单,以煤为主的中国能源结构过去20年来基本保持不变。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