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碳锁定效应仍是重要障碍
继深圳之后,广州市前些年也表示要在2020年碳排放达峰值。广州市政府办公厅2017年4月出台的《广州市节能降碳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十三五”期末,全市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能源利用效率继续提高,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力争达到碳排放总量峰值。
目前,广州的碳排放权交易全国领先。截至2020年6月末,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累计交易量1.54亿吨,总成交金额超过30亿元,全国排名第一。
2016年6月7日至8日,第二届中美气候领导峰会在京召开之际,时任
北京市市长王安顺也表示,“
北京将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在2020年达到峰值”。
数据显示,2013-2019年,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下降幅度超过50%,碳排放强度下降43%。2020年,北京市碳排放总量将达到峰值。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操操向媒体介绍,2011年以来,北京连续6年在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考核中获得优秀等级,2019年度温室气体排放同比下降5.4%,超额两倍完成年度目标。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
碳中和。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
中国国家气候变化
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日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十四五”期间,东部沿海比较发达的地区,及西南一些可再生能源资源富集区,应研究和规划率先达峰,这样才能为全国范围的达峰创造有利条件。
不过,有专家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低碳发展是一项复杂、系统、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一份《国家低碳省市试点工作调研与总结报告》称,目前低碳发展理念尚需深化,有的地方低碳发展目标“不给力”,排放峰值研判尚需优化,排放数据基础尚需细化。
该中心一份《推动部分区域碳排放率先达峰调研分析报告》也称,部分地区的产业结构长期偏重高碳行业,有些地区的传统产业占比高达70%左右,高碳锁定效应仍是达峰目标实现的重要障碍。
“绿色低碳转型大势不可逆转。”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事务特别顾问、原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日前表示,鼓励创新、推动转型的倒逼机制,非但不会阻碍城市发展,反而将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创造新的产业,带动就业,增强城市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柴麒敏告诉记者,相关部门正加紧编制的碳达峰行动方案,将提出地方达峰主要政策与行动,开展部门和行业达峰行动,部署低碳技术开发和项目投资。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