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 切实推动绿色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2016-09-08 18:15

编者的话 当前,我国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已接近警戒红线,长期积累的环境欠账亟待解决,迫切需要转变传统的高排放、高污染、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发展模式,实现低排放、低消耗、改善环境的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涉及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等各方面,需要付出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是营造有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转变传统的环境保护模式,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社会治理手段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切实推动绿色发展。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绿色发展要转变传统环保模式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绿色发展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方式,旨在让经济发展与污染排放减少、资源节约及环境改善之间形成相互促进关系。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国家正在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其特点是,采用更加严格的标准、更加积极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第一,全面认识绿色发展,实现环境保护模式的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比传统的环境保护模式覆盖面更宽、标准更严格、管理更精细、参与更广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需要转变和提升传统的环境保护模式,提高保护质量和治理效率。其一,从生产环节的节能减排低碳发展为主,转向覆盖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各环节的节能减排降耗,需要政府、企业、公民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其二,从末端污染物治理为主,转向源头防御、严格过程管理、末端治理相结合,实行标本兼治。目前,我国的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上限,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后保护的路子,必须统筹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其三,从大气、水污染治理为主,转向统筹各种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尤其是统筹水、大气、土壤、森林、草原、海洋、矿产等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与治理。其四,从整治重点行业和企业为主,转向点与面结合,抓大不放小。我国人口众多,不仅要抓集中的污染源整治,还要抓单个排放量小、分散面广的污染源治理。如,关注农村环境治理和居民绿色消费等。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第二,健全推进绿色发展重在完善体制和机制。一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严格监管与有效激励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一方面,通过相关规制推动绿色发展,增加违法成本;另一方面,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税收、价格、财政补贴、绿色信贷、排放交易等经济政策工具,实现外部成本和效益内部化,使市场机制发挥正向激励作用,引导市场主体绿色生产和消费,调动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二是坚持社会成本效益原则,建立全寿命期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影响效果评价机制。在进行重大政策选择和重大技术推广时,应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不同领域和行业的技术路线方案,进行全寿命期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影响效果比较,以防止局部优化而整体不优的现象。三是坚持谁污染谁担责、谁受益谁补偿、谁环保谁获益的原则,完善环境保护的责权利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必须明确责任主体及其责权利,建立奖惩分明的体制机制。以处罚、价格和税收等各种措施,提高破坏和污染环境的成本,增加环境保护者的权益。四是完善法律体系,强化依法保护和治理机制。我国已形成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实现绿色发展,必须依法治理。首先,要打破地方保护,统一执法标准,确保已有法律法规有效实施。要做到严格执法,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有效衔接行政执法与司法制度。其次,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一方面,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提高违法的处罚力度;另一方面,根据绿色发展需要,修订和补充相关法律法规。如,增加关于资源回收利用和再制造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等等。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