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碳排放形势非常严峻。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但是,据国际能源署(IEA,政府间能源政策顾问机构)预测,2007-2030年,其能源需求还将翻一番。由于中国70%左右的电力依然依靠燃煤,因此,随着能源需求的扩大,碳排放量也会大增。2006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再过几十年,到2030年,全球排放增长中预计将有四分之三来自中国。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为了应对这一趋势,中国领导人制定了很多宏伟的低碳目标。“十二五”规划中就纳入了主要针对工业企业和电力部门的强制能源标准和减排目标。虽然这些标准和目标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中国的低碳工作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取得成效则受到某些“碳锁定”因素的制约;社会技术系统领域的研究认为,化石燃料体系已经深深地根植于社会之中,要想改变难度很大。
化石燃料体系的这种难于撼动的局面就是人们常说的“碳锁定效应”,即高碳技术、基础设施体系、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碳锁定效应由三个层面的因素构成——实体系统、规章制度、企业利益。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第一个层面的锁定效应主要来自于高碳基础设施投资。在中国,这类锁定效应非常可观,其中最大的一部分就是燃煤电厂的沉没投资。“十一五”规划期间,中国计划通过关停并转小型低效电站来提高电力部门的能效。然而,煤电的需求不止,新建电厂投资就不会停。新建的电厂将会在未来几十年里继续生产下去。到2035年,这些燃煤电厂正常经营周期内锁定的碳排放将超过850亿吨,高于美国同期锁定的碳排放总量。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工业部门也存在类似的锁定效应。工业能源消耗占中国能源消耗总量的三分之二,其中大部分为电机的能耗。由于大部分电机的能效低于最佳能效标准,因此,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能效或许能够降低排放。然而,这种升级措施提高的能效可能只有几个百分点而已。过去几十年,大量投资快速流入工业部门。据IEA估计,到2035年,中国工业设备锁定的碳排放将达到440亿吨左右,差不多相当于2020年全球温升不超过2摄氏度所允许的总排放量。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建筑领域所用的材料也存在碳锁定效应。建筑能源消耗在中国能耗中所占份额有限,到2035年锁定的排放量仅为80亿吨。然而,随着建筑行业投资规模的加大,其碳足迹也在快速增加。2002至2007年,中国排放增长中大约有60%左右出自资本投资,而大型建设项目投资是导致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建筑行业及其供应链(如钢铁和水泥)的扩张促进了碳排放密集型产业活动。很多快速增长的中国城市也开始出现无序扩张的趋势,从而陷入低能效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