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绿色转型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张军扩2012-11-06 13:11


  
  制度创新是绿色发展的根本保障
  
  促进绿色发展是一项综合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不是某项政策或措施能够单独实现的。需要全社会提高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自觉践行绿色消费、绿色生产的理念。市场经济是消费引导型经济,消费绿色了,就会对生产发挥强大的引导作用。如果大家都拒绝过度包装,过度包装就会失去市场,就不会生产;如果大家都注意绿色出行,大排量的汽车就会失去市场;如果大家都践行节能、节水、节电,节约型的器具就会大行其道。促进绿色发展还需要依靠科技进步,需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新型环保材料,以及节能降耗、环境友好型的技术和产品。但绿色消费、绿色技术和产品不会自动出现,需要好的适宜的制度和政策环境。首先是资源的价格必须理顺,必须充分反映其稀缺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其次要通过税收、土地管理、补贴等手段,制定经济性的激励和约束政策。再次是社会性规制和行政办法。政府在质量、安全、排放等方面的规制必须到位,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知识产权保护、社会诚信建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必须健全有效等等。离开了这些体制机制的建设和有效的政策激励,促进绿色发展就只会停留在口号上,就只能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以来,中国适应时代要求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初步建立了绿色治理体制,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绿色治理政策,为中国的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当然,与促进绿色转型的需要相比,中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还远非完善和有效。正因为如此,“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实现绿色发展需要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
  
  资源环境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发展难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全球资源环境恶化中独善其身。促进全球走上绿色发展的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拥有良好政治意愿的基础上,将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统筹考虑。由于各国国情与发展阶段不同,其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的成因、程度及发展趋势也不尽相同,各国推动绿色发展的意愿、技术和资金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急于摆脱贫困而导致的不当发展方式,环境问题始终与贫困和发展等社会经济问题紧密交织在一起。因此,在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国际社会应当以更加紧密的合作来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首先,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及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需要合作。发达国家不仅自身要转变其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和经济结构,减少自身对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生态的影响,也应积极履行其应当履行的国际责任,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发展。其次,新兴经济体之间也需要合作。新兴经济体具有相似的发展阶段,也面临相似的困难、问题和挑战。第一,要在推动国际社会建立公平公正有效的减排机制方面加强合作,协调立场和行动。第二,要加强内部相互之间在经济政策、投资贸易、人员技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与协调,实现共同发展。
  
  总之,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得以延续的唯一出路,绿色发展道路既是当代人健康繁荣的保障,也是我们后代不断繁衍发展的希望。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