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作为曾经的能源转型标杆企业,在海油融风正式挂牌之前,中海油方面已经在海上风电方面有所动作。2019年1月,在中海油的2019战略展望沟通会上,公司CEO袁光宇就表示,公司正在海上风电方面进行尝试。“中海油在海上风电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他说。
曾为传统能源企业的转型标杆,又因决策失误沦为
新能源行业后进者的中海油,正式再战风电市场。
7月2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中海油融风能源有限公司(简称“海油融风”)于上海正式挂牌成立。这意味着,中海油这艘能源巨轮在海上风电等新能源领域的按钮正式重启。
然而,此时的中国海上风电正处于爆发期,优质的海上风电资源也基本被几大巨头瓜分完毕。
更严峻的是,自2019年起,海上风电全面开启竞价模式,上网电价下调已成定局,中海油此时进军海上风电,显然已经错失良机。
令人惋惜的是,中海油并非故步自封的传统企业。早在2004年,中海油就已经涉足新能源产业,是这一领域实实在在的先驱和开拓者。
那么,作为中国最早的新能源开发企业之一,中海油为何会沦为后进者?当年红极一时的“海上风电引领者”又为何会错失发展良机?
中海油新能源“发展史”
把时间拨回2006年6月,中海油总部决定成立新能源办公室,并将海上风电列为“未来30年中海油的重点投入”领域,开始提前布局海上风电资源。
2007年11月,中海油将新能源产业进一步加强,投资并自主设计建造的中国第一座海上风电成功并网发电。随后,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经过6年多发展,中海油新能源的业务已覆盖风电、煤制气、动力电池、生物质能、太阳能及氢能等多个领域。在其业务版图中,地位最重要的三大板块即:风电、煤制气、动力电池。
而提到中海油的新能源版图,就不得不从其背后的“操盘手”傅成玉说起。
十七大期间,时任中海油总经理的傅成玉表示,中海油的定位是一个能源公司,而不是石油公司,未来公司将重点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领域的新产业。
可以说中海油的新能源版图是傅成玉一手打造的,在其大力倡导下,中海油新能源的风电产业不断壮大,战略阵地也逐步从海上延伸到陆地。
2009年12月,内蒙古化德风电项目完成调试并网发电,每年向蒙西电网输送1.3亿千瓦时
绿色电能。“那一年是中海油新能源公司的鼎盛时期,在风电和生物质能领域都取得了不俗成绩”,当时中海油新能源公司内部人士向能见透露。
在一切都向着当初傅成玉设定的方向发展时,突然的调任打乱了中海油新能源发展的步伐。
2011年4月,傅成玉调往中石化担任董事长,原中石油副总经理王宜林接手中海油董事长。
王宜林接任后中海油新能源的发展方向出现细微变化,在新能源领域内的投资开始收缩。中海油总公司对风电业务的描述也从之前的“精细化管理作保证的‘大干快上’”,悄然转变为“进一步进行优化重组,确保早日实现投资回报”。
2012年,中海油新能源实现了六年来的首次盈利993万元。而彼时的国际油价高企,年度平均油价高达112美元/桶,创出历史新高。
在中海油“2013务虚会”上,董事长王宜林对新能源亦只字未提,这与前任总经理傅成玉形成鲜明对比。
最终,已经“失宠”的中海油新能源公司于2014年1月解散,相关项目和股权出售转让。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