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西城区人民政府、中国金融学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主办的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分论坛“2015中国金融年度论坛”在北京召开,和讯网作为战略合作媒体对论坛进行全程图文报道。首都创业集团董事长王灏在论坛中表示,银行谈PPP的问题,必须明确银行在PPP中的定位,我个人认为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并不适合担任独立的PPP竞标者,从PPP的本质来考虑,金融机构存在两个先天的不足,一个就是不具备项目的经营能力,银行资金是有优势,并不擅长项目的建设管理运营和专业化队伍,而PPP成立的前提恰恰是要形成新的市场化主体,进而提升公共服务产品的质量和水平,显然只有资金优势是不符合的。另外一个就是PPP项目周期一般比较长,而且期限相对固定,其运营管理不能中断,但是金融资金是从社会上来,有一定的期限,如果完全依靠金融机构,缺乏一个可持续的循环载体,很难规避投资者的分红对冲的风险。实际上这个过程就是有一个合格投资商、合格运营商的构建的问题。
王灏: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发言的题目是《PPP模式落地呼唤银行与金融的创新》,PPP就是一种新常态,它转变了政府投融资的理念和方法,不仅仅是融资创新,也更体现了改革的深刻内涵。我本人从2000年开始就做PPP的研究,并率先把这个概念和理念引入了国内,并进行了大力的推广。多年来设立实现了重大的项目,我们首创参与投资的北京地铁4号线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在此我想结合PPP的金融需求与创新方向谈谈银行如何认识和把握PPP的发展机会。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首先要深刻地理解PPP的本质内涵。PPP顾名思义是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来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从政府的角度来看,社会资本减轻了政府投融资的压力,确实发挥了引领的融资功能。但相比传统政府的投融资模式,PPP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在做融资安排时,应予以重视。我将本质的区别或者变化概括为叫三个“变化”和三个“不变”。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第一个变化是融资主体的变化。过去政府投资,政府运营,必然还需要政府的融资。银行直接面向政府做政府所属的一些所谓的融资平台,在PPP模式下,银行要么面向社会投资者,要么面向政府与社会投资者共同组建的特许经营的公司,服务对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二是风险要素的变化。过去依靠政府信用的支撑,所以这种融资基本属于刚性兑付的约束,在不发生系统性债务危机的前提下,项目的风险还是可控的。PPP属于市场化的融资,它高度依赖企业的信用和项目现金理论,风险的弹性相对比较大,增加了不确定性。尽管如此,根据PPP的本质要求,项目风险应该在政府和社会投资者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安排。因此理论上的风险成本从体会其实是降低的,像我们地铁4号线作为B部分的投资,实际上我们认为它的收益或者它的回报可能比一个完整的投资结构或者传统的投资结构,实际上应该风险更低。所以整个我们当年的融资过程还是受到了境内境外金融业的支持和追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