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将实现绿色化
治沙PPP模式,有望在“十三五”期间引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由于丝路沿途各国自然地理条件差异较大,特别是大部分国家地处内陆,干旱、土地荒漠化等问题比较突出。”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国际绿色经济协会名誉会长沙祖康表示,“公开数据显示中国18亿亩耕地有三分之一遭受退化,同样中东、中亚多个国家的生态问题也并不乐观,都面临着地下水位下降、草场植被退化、沼泽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困境。脆弱的生态环境是无法为丝路的开发提供良好生态保障的,因此,‘一带一路’的建设首先就面临着解决生态危机的重大难题,这条丝绸之路必须是绿色的。”
2011年中国第四次荒漠化、沙化土地监测数据显示,中国西部地区沙化率中新疆达到64.53%、宁夏为43.94%、内蒙古为52.35%、甘肃为44.67%、青海为26.58%。我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173万多平方公里,是国土面积的18%,其中80%分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受影响的人口超过全国总人口的1/3。
沙化危机倒逼出一场治沙角力。“‘十三五’期间要坚持互利共赢,加强丝绸之路沿途荒漠化防治科技战略合作。”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会上表示,“‘丝绸之路’沿线荒漠化防治科技合作潜力巨大,科技部将推进政府间、民间多种形式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实现沿线荒漠化防治‘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联合国正在和中国政府探索治沙PPP模式,一旦引入,规模将达数万亿。”张世钢告诉记者,“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如何将一带一路绿色化是联合国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联合国已与中国政府和亚投行达成初步意向,在一带一路绿色项目的引进和实施上加强合作,如果环境治理不好,将会对一带一路形成威胁,甚至是灾难,因此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来应对。”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