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绿证产业共同体
构建产业生态圈,本质上也是应用加数效应、乘数效应和指数效应实现产业发展,主要有“绿证+”模式、“绿证×”模式、“绿证产业共同体”模式。
“绿证+”模式,即通过绿证,把需要消纳绿证的产业或活动结合起来,更多还是物理层面的叠加与融合。通过既有产业或活动增加绿证消纳量,助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或活动的低碳化。在这个过程中,绿证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凭证而存在,没有实质性的创新。
“绿证×”模式,即绿证可以催生一系列需要消纳绿证的产业或活动。“绿证×”注重逆势创新,在这一模式中,绿证为主体,挖掘相关行业的优势,发挥绿证要素的生态价值,形成以绿证为中心的新的经济形态。“绿证×”模式依托绿证产业技术实现绿证与相关产业的融合,通过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实现经济绿色转型升级。比如,组件环节执光伏行业牛耳,乘数效应十分明显。绿证资源以资产的形式投入项目,可以带动数倍投资,发挥投资乘数效应。
“绿证产业共同体”模式,即围绕绿证构建产业共同体,又叫绿证产业集群。中国信息化百人会顾问、浙江省智能制造
专家委员会主任毛光烈此前提出“产业数字化生态共同体”,头部企业起着主导作用,“产学研用”等各类“身部企业”“腰部企业”“腿部企业”共同参与、相互依托,加上第三方云平台企业的参与,构成了“产业数字化生态共同体”基本组成模式。新犁资本创始合伙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李绪富此前提出了符合“全要素集聚、全链路打通、关键节点打透、价值共创、生态共享、多平台相融”六大特征的未来产业生态共同体模式。《成都市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要完善“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产投基金+领军人才”集聚共生的产业生态体系,打造“产业共同体”。“绿证产业共同体”模式,将构建链主企业牵头,“产学研用”等各类“身部企业”“腰部企业”“腿部企业”共同参与、价值共创、生态共享、多平台相融,加上第三方机构、绿证金融机构和领军人才的参与,构成集聚共生的绿证产业生态体系。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