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新动能,多场景迸发绿色活力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需要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能源利用方式、运输方式、生活方式。新质生产力孕育新动能,促进低碳技术的广泛应用,打造清洁能源利用、低碳交通运输、零碳建筑居住等场景,实现跨领域协同效应,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化转型。
打造清洁能源利用场景,改善能源结构。能源生产和消费活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推动能源领域减排、加速推广清洁能源利用场景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举措。可以结合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构建智能电网系统,实现清洁能源的全网优化调度与配置,减少输电损耗和碳排放,提高供电稳定性和可靠性。依托新质生产力实现材料、技术领域突破,结合屋顶光伏、光伏幕墙、热泵技术、储能技术、智慧控制系统打造
低碳社区,构建多元、稳定的清洁能源应用生态。
打造低碳交通运输场景,实现降碳减污。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行业,是国家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之一。加快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交通运输场景,不仅有助于减少交通运输碳排放,也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依托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交通运输绿色能源转型。例如,推动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和生物燃料的研发与利用,提高
新能源车辆的普及率,减少道路交通运输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打造零碳建筑居住场景,推动形成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建筑领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环保材料的开发、清洁能源的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零碳建筑建造使用,对加快建筑领域绿色转型意义重大。零碳建筑通过高效的保温材料、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和节能设备,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消耗。零碳建筑强调绿色设计,如自然采光、被动式通风和雨水回收等,能够有效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通过这些综合措施,零碳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碳中和,并能显著减少环境污染,助力绿色生产力快速发展。此外,零碳建筑的普及也会带动绿色消费模式的推广,推动绿色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推动行业间的绿色协同,推动低碳发展目标的全面落实。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作者:王 科(
北京理工大学国家安全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管理学院教授)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