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有六大合作空间
自2005年中国和欧盟正式建立气候变化伙伴关系后,双方在能源与气候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作为世界贸易组织(WTO)前总干事,同时也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特聘教授的拉米如今还在欧洲气候基金会等机构和组织担任领导职务,持续关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和可持续发展事业。他在欧洲论坛的主旨演讲开篇就提到,中欧必须在“双碳”领域进行成功合作,这不仅利于双方,同时也利于全人类。
目前,中欧双方都已公布了各自的双碳目标。中国已表示要力争于2030年前将二氧化
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
碳中和;欧盟则提出旨在实现到2030年欧盟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与1990年的水平相比至少减少55%,到2050年实现
碳中和。
在讨论中欧如何在双碳领域进行合作前,拉米没有否认中欧双方在二氧化碳排放水平、趋势以及能源结构等方面存在的不同。“尽管存在差异,中国和欧盟加深合作仍会让彼此从中获益。”拉米说道。
拉米告诉第一财经,具体而言,中欧双方可以在碳排放交易体系(ETS)、贸易、科技、金融、海洋和森林六个领域展开合作。比如,在碳排放交易体系方面,拉米表示,中欧其实在2021年中国推出自己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前就进行了多方面的合作。目前,中国的碳排放交易体系虽然仅覆盖电力一个部门,但拉米认为中国会在未来不断去增加定价的覆盖范围,而在这其中欧盟可以提供相关经验,使得中国避免走欧盟之前弯路。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国家碳排放交易体系自2021年7月启动以来,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体系,累计交易额超过8亿元人民币。ETS也是中国利用市场机制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排放并在206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碳排放定价。
扩大后的中国ETS将在未来几年共覆盖八个行业(发电、石化、化工、水泥、钢铁、有色金属、纸浆和造纸、航空建材),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也将包括在内。不过,目前尚未有时间表或路线图。
此外,在科技合作方面,拉米表示,碳捕捉和储存、太阳能以及核能,都是未来中欧在双碳领域可以合作的具体方向。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