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助力降碳的核心举措
“新能源发电的短板是‘不可控’。随着越来越高比例的间歇性电源接入电网,电力系统对调节电源容量的需求陡增,煤电机组因此承担起调峰任务,也就是通过改变出力工况来适应负荷变化。”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毛健雄解释,机组调峰能力取决于锅炉对低负荷的适应能力,未来持续低负荷运行渐成常态,深度调峰是煤电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最主要举措。
实践证明,煤电调峰为降碳打下了基础。国网东北分部调度控制中心计划处处长张晓天告诉记者,东北电网已完成灵活性改造火电机组装机容量4612万千瓦,约占火电总装机容量的45%。通过改造,增加深调能力1657万千瓦,成为确保电网安全供电、促进新能源消纳的“主力军”。“从2014年10月启动到去年底,新能源及核电受益电量达145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超过4600万吨,降低二氧化
碳排放超过1.1亿吨。”
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去年底发布的《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实施方案》,现役机组灵活性改造要实现应改尽改,纯凝工况调峰最小发电出力要达到35%额定负荷。据此,更多电厂加速行动。
上海申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伟忠举例称,我国首创的“亚临界机组600℃升温改造技术”,可满足机组负荷在20%-100%之间灵活调节的需求,已在徐州华润电厂#3机组实施改造并通过验证。“在没有投油助燃且保持超低排放条件下,机组最低稳定运行负荷能力从改造前的55%降到19%,深度调峰能力得到质的提升。该方案具备可行性和普适性,若能在现役亚临界机组大规模推广,有望整体提升20%的深度调峰性能,腾出7000万千瓦调峰容量,相应增加3.5亿千瓦新能源消纳能力。”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