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十二五”后两年
节能减排行动方案,
专家分析认为,推动
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工作将更加注重向源头预防和过程控制转变,协同推进节能、减排、低碳工作,同时,将全面提升监管硬件配套和软件支撑—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在科学分析评估“十二五”规划头3年进展的基础上,明确部署了具体任务安排,是今明两年全国节能降耗、污染减排、低碳发展领域的行动纲领,是“十二五”节能减排领域各项“编筐编篓”任务的收口之作。
思路—
系统协同节能减排减碳
节能减排与促进发展并不完全矛盾,关键是要协调处理好,找到二者的合理平衡点,使之完美结合。《行动方案》提出,更加注重推动节能减排低碳工作向源头预防和过程控制转变,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变工业发展模式、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等措施,协同推进节能、减排、低碳工作,把节能减排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社会和谐稳定、民生保障改善。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尚未实现,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资源能源消耗量过大是导致我国污染物排放量高的根本原因。为此,《行动方案》将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最优先的任务。针对产能严重过剩、能耗高、污染重的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在时间进度方面,提出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任务的要求;在淘汰规模方面,提出到2015年底再额外淘汰炼铁产能1500万吨、炼钢产能1500万吨、水泥产能1亿吨、平板玻璃产能2000万重量箱,比原本“十二五”任务增加了31%、31%、27%和22%,力度更大,任务更艰巨,效益也更高。另外,二氧化碳在一定程度上与常规污染物的排放具有同根同源性。因此,采用协同控制、系统化理念,综合考虑降低能耗、改善环境质量和减碳,《行动方案》对“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