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行角度看,央行的降息降准近年被频繁使用,央行的意图是降低市场的融资成本,向市场释放巨量流动性,以此改善实体经济的资金短缺。央行的另一用意是利用降准降息的市场行为来把银行的资本引导流向市场,这个与2008年用4万亿投资拉动经济方式大不相同,那种方法只能起一时之效,虽然当时止住了经济下滑势头,但留给市场的后患也层出不穷,它使资产泡沫加大,被吹大的资产泡沫因为与市场效率不能同步而使资产并不能获得相应的收益,它延续的影响力稀释着现今的政策效果,所以尽管央行一再降准降息和中期贷款便利操作(MLF)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等,但市场已经失去了一些弹性功能,降息降准等这些市场化的操作方式也不能拉高资产收益率了。此时,站在银行角度,肯定会把风险预期前移,所以尽管央行一再使用各种政策工具,但各个商业银行却首先考虑自身信贷资金安全,按着自己的一套行为准则行事。因为早先的泡沫把市场的利润率拉得很低,很多企业的利润率甚至覆盖不了银行的信贷利率,这样就导致实体经济的利润率不能与银行利率相对接。所以银行资金找出路肯定会把这部分实体经济排除在外,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相对比较安全的具有垄断性的东西,那么它一定会成为银行首选,而国有企业、政府投资的巨型项目具有这种标准特征,它们虽然低效,但垄断的好处足以保证银行的资金安全。所以我们就会看到银行贷款的数额虽然猛增,可真正流动到实体经济的中小企业并不是很多。
从中小企业角度看,企业向银行借款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合格抵押物品,有的企业虽然有厂房、土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作为抵押物,但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这些抵押物也并不是银行的最爱,因为银行害怕企业经营失败破产清算,按照现行法律的优先原则,企业破产要先付工人工资、社会保险费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等,最后才轮到银行债务,所以企业的一般抵押物品对银行吸引力也在减弱。当然银行也会看重企业产成品、半成品、在途商品、现金流量、上下游企业的经营情况等,但这些选项对于银行也只能算作企业融资的辅助性指标。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从上述三个方面分析,实体经济融资难是多种因素相集合而造成的,它的化解方式只能通过市场的自我修复。在宏观上我们相信金融市场往往不缺有效的投资者和融资者,缺的是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在微观上我们要从价格环节入手,对竞争性价格领域要全部放开,制定科学、规范、透明的价格监管制度,因为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公平的价格机制是破除垄断的必要条件,所以,打破对企业的各种约束,同时也要打破对银行准入的约束,为民营资金能进入银行业开通一个畅通的渠道,也给金融市场有个充分的竞争,使银行的经营利率与企业利润相匹配,真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样,实体经济不能顺畅融资的问题就能引刃而解。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作者单位系安徽舒城农村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