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6月,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被确定为全国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那时,人们对垃圾分类的概念尚且懵懵懂懂。经过15年的努力,如今,几乎被宣传覆盖的城市居民大部分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以北京地区为例,2013年北京市日均垃圾产生量为1.84万吨,与2008年的日均1.83万吨相比,基本持平。2013年北京市新增600个居民小区实行垃圾分类,全市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达到3000个。
尽管现在从政府部门、公众等各个层面对垃圾分类的意义有了普遍认识,但是对“分什么”“怎么分”“分类之后怎么处理”的路径和技术问题还没有达成共识。
在专家眼中,过去15年,中国垃圾分类工作的成绩值得肯定,但需要改进的地方更多。未来,中国垃圾分类距离全部实现的目标依然尚远。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肯定成绩有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一件事情是否成功,需要有个标准来衡量。在垃圾分类这件事上,人们总喜欢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标准作为“标杆”。这样一比,那样一量,中国的垃圾分类工作在这15年几乎毫无建树。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比如,在德国,法律中明确了垃圾产生者必须承担垃圾分类处置的义务。按照欧盟要求,德国将全部固体废物划分为20个大类,110个小类,839种。各州对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方式按照各自实际情况进行组织,具体方式各自不同,其中生活垃圾大体分为有机垃圾、废纸类、废玻璃、包装垃圾、剩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大件垃圾等。而在我国,目前依然没有全国统一的垃圾分类标准。
的确,与发达国家成熟的垃圾分类体系相比,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确实进行得差强人意。然而,对于一个经济地位处于发展中水平的国家,要求垃圾分类程度达到发达国家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的水平,要求似乎有点高了。“如果和我们同样是发展中国家,比如印度等国相比,我们已经做得好太多了。”北京中环创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李震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从新中国刚成立起,人们就知道垃圾可以回收卖钱,比如废纸,后来人们开始卖废塑料瓶子、易拉罐等。现在人们依然还将这些垃圾主动分开,卖给废品回收者。这就是垃圾分类。”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作为一名以个人力量加入垃圾分类工作的“基层”工作者,李震在垃圾这个行业已经摸爬滚打了13年。他一直致力于居民垃圾分类工作,看到的更多是中国在垃圾分类这件事上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