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经济仍有适度加杠杆空间
当前理论界和投行领域流行着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已处于高杠杆的危险地带,应该收紧政策,启动去杠杆化进程,避免经济硬着陆。然而我们认为,中国能够管理更高的杠杆率,由于储蓄率大于消费率,中国经济的债务以内债为主,而且中长利率水平不会大幅度升高,中国经济仍有杠杆适度提升空间。今后一段时间加杠杆的目的,就是以时间换空间,通过高增长来去杠杆。
当然,尽管经济仍有适度加杠杆的空间,但空间不断收窄。一是由于人口红利的下降,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会下降。根据我们的计算评估,可能会从过去的10%左右降到7%-8%的水平。二是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口红利下降,储蓄率会趋于下降,全社会可利用的储蓄资源会减少。三是融资成本可能会趋于有限上升。据学者测算,利率市场化后中国的利率水平不会上升很多,估计利率市场化后中国的实际均衡利率水平在4%-4.5%左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利率市场化导致的存款利率和市场利率水平上升幅度会在2-3个百分点左右,而有效平均贷款利率水平变动应该不大。四是中国式“格林斯潘之谜”抑制中长期利率上升。中国债券市场利率已基本放开,但长期无风险收益率水平过低且对短期利率反应不敏感,成为中国式“格林斯潘之谜”,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即使利率根据市场供求自由决定,中长期利率仍然可能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而这将进一步刺激长期投资,推动经济增长。因此,综合考虑,在这个有限的空间内,仍应十分珍惜储蓄资源,通过推动金融改革和创新,逐渐降低实际利率的水平。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当前,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有利因素较快衰减的同时,也不应过分悲观,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在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利因素仍然不少,且能较长时期地存在。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一是中国仍是中等收入国家,提升的空间巨大。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2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I)在有数据的166个国家中排名第75位,相当于美国的11.5%,日本的12.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42.7%。中国与美国人均GNI之比仅相当于日本上世纪50年代初、韩国上世纪70年代末与同期美国人均GNI的比值,而日韩在其后20年内保持了平均8%左右的高速增长。
二是城镇化和服务业发展空间巨大。推进城镇化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前中国城镇化水平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超过80%的城镇化率,也低于与中国发展阶段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左右的平均城镇化率水平。根据世界银行2010年数据,在人均GDP低于中国的59个样本国家和人均GDP高于中国的70个样本国家中,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平均为50.36%和65.72%,均高于中国同期的43.2%。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三是深化改革,释放供给端红利的空间巨大。相关增长核算说明,1978年至2004年间,生产要素流动对经济增长年均贡献2.29%。增长核算数据说明,1978年至2004年间,生产要素由国有部门向民营部门转移,对经济增长拉动达2.83%。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