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提升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因地制宜配备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废收集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关乎人居环境,关系民生福祉,这也是老百姓能够直接感受到治理成效的重点领域。因此,建设完善环境基础设施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支撑,是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质量的基本保障。
长期以来,我国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明显,难以满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需要。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情况,环境基础设施短板中最为关注且出现频率最高的10大类问题包括:污水管网建设滞后、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行、污泥无害化处置能力不足、黑臭水体排查整治不到位、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建设滞后、垃圾渗滤液积存、工业园区环保水平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闲置、危险废物处置利用问题多发,以及垃圾分类推进力度不够等。为了加快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增量、提质、增效,《意见》对此作出部署,提出实施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着力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开展污水处理厂差别化精准提标,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完善危险废物收集转运处理体系。需要注意的是,《意见》提出推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由“覆盖城市”向“覆盖城乡”转变,体现了协同推进城市与乡村环境治理的思路。
作者:严刚(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