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中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擘画2035年远景目标时指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加强白色污染治理”“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制定二〇三〇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等要求也被明确提出。
“限塑是实现
碳中和的有效途径。”高超超告诉记者。塑料污染治理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而且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对实现2030年碳排放达峰和2060年
碳中和、实现我国经济的绿色转型、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也将产生积极影响。
“十三五”以来,随着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深入人心,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渐成普遍形态。但也应看到,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需要多方协力,“限塑令”落地见效也并非一日之功。
根据中国青年报官微的一项调查,对于“限塑令”落实难在哪儿,有59.7%的受访者认为“改变公众习惯”,16.8%的受访者认为“新材料研发推广难”,12.7%的受访者选择“购物成本提高”,10.7%的受访者表示“新领域难监管”。
“最重要的是引导企业生产观念和公众消费的转变,愿意为高质量产品和良好生态环境支付一定的成本。另外,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资助,并加强公众科普宣传。”高超超认为。
此外,强调用好督促检查,推动责任落实也是此轮限塑的一个特点。如北京强调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力度,对存在塑料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的企业和对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实施不力的责任主体依法依规进行查处,并通过公开曝光、约谈等方式督促整改;上海、广东、河南等地强调加强对塑料污染治理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重点问题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强化考核和问责。
在董战峰看来,此轮限塑范围更广、标准更高、措施更严、要求更多,“对产业结构绿色升级会有大的推进,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催发产业向低碳方向调整。同时,也积极引导消费向绿色调整,提升群众的环保意识和行为能力,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