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中国,则是大相径庭的局面。首先,民众没有选举权,只要领导愿意,官员干不好继续留任的情况比比皆是,因此官员也不需要管老百姓怎么想,时间和精力只要拿去讨领导的好,不犯什么上纲上线的大错,仕途即可顺风顺水了。而目前一些主要的污染源都指向大型国企,这些企业的背后还是政府,政府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这比赛该如何进行?此外现在的官员考核体制依然是在延续先前的GDP论英雄,属地GDP增长依旧对官员的升迁起到决定性作用。虽然这段时间出台了一系列治气条例,(回复“大气十条”获取推送)但基本上都只是砸钱整治污染的既简单又粗暴的思路,北京市长王安顺刚拿了中央7600亿用来治理北京空气,据说还签了生死状,为了备战秋季的 APEC,不达目标“提头来见”,看来北京的老百姓只能盼天天开APEC了。环保部前段时间也跟全国31省份签了治气军令状,但其中只确定了北京、天津、河北下降25%的目标,也没有明确的惩罚措施。没有科学的调研、统筹协调、以及监督执行、问责体制,这种砸钱签合同,地方领导拿人头担保的粗旷治理方式能有多少效果?最多也是跟房地产一样,用行政手段强压一阵子,但最后必定会结构性反弹。很显然,当局还没有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目前的这一系列举措,完全就是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特别是北京,要拿5万亿治理大气,在这样的体制下,其中有多少会真正用在整治上?就算北京治理好了,上海呢?广州呢?中国130万平方公里雾霾污染区里的那些大小城市呢?也是每个地方砸个几万亿吗?况且,在这种大面积输入性污染的情况下,光想治理好一个城市,本来就是悖论,到时候无非是污染源的位置转移而已。我可以断言,北京的这种砸钱治理模式,必将以失败告终,除非他们做个玻璃罩子,把整个城市罩起来!目前的雾霾和各种环境问题,可以说是政府近年来一系列错误决策的直接后果,而这种决策是怎么来的?如果当局口口声声的“科学发展观”真的能够落实到位,会出现这样严重的问题吗?现在我们却不得不寄希望于问题的制造者用和制造问题相同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四、产业结构
另外就是中国目前产业结构的问题。中国以世界工厂发家致富,跨国企业出钱,我们出地出人再让你免费污染,换来了第一桶金,这本来没什么,很多国家的第一桶金都赚得不容易。可问题是,人家把第一桶金用于产业升级和创新,这样就不用整天做一些最脏最累又赚钱最少的活,而是可以花钱让别人给我们打工了。可是政府把这钱花到哪里去了呢?基建、房地产、银行、诸多失败的海外投资以及三公花费,并且眼睁睁的错过了近些年的好几次翻盘机遇。几十年过去了,我们还在做最脏最苦最累的活,还在给跨国企业打工。2012年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占了77家,大部分都是资源垄断型的国企,民营企业和高科技创新企业几乎没有。而人口红利的消失、环境的恶化以及经济下滑,让这点可怜巴巴的钱都越来越难赚了。现在,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正在向东南亚和印度等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到时候中国将剩下些什么?但是现在要治理雾霾,等于是要让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关门或者减产,这必然会带来一系列比雾霾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政府在权衡之下,会做何种选择?很多人抱怨政府不作为,但它又能做什么呢?一个打工仔能立马变成白领吗?
五、民众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欧美国家大气治理的案例里,都少不了民众的参与与推动。特别是美国的洛杉矶大气治理,可以说是民意推动与参与的直接结果。这一方面需要较高的国民素质,另一方面则需要有通畅的民意参与渠道。
而在我国,首先因为众所周知的教育问题,国民素质远不如欧美国家,公民意识尚处于启蒙阶段。目前能够以科学角度理性认知雾霾的人都不多,再加上政府相关宣传的刻意缺失,大多数人口对此还处于无知或者无视状态,连雾霾是什么都不知道或不重视,怎么可能采取行动呢?
此外,我国目前的政治体制,也没有合适的民意参与通道。公民作为个人,甚至无法成为环境诉讼案的原告,即使通过人大委员提交议案,立法程序也是一条漫漫长路,最后不了了之的例子数不胜数。少数对雾霾问题有认识的公民,也被这样的现实拒之门外,除了抱怨政府不作为以外,很难以实际行动参与,靠民众推进政府工作成了一句空谈。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看完上面5点,对于我国雾霾治理到底需要多少年这个问题,你的心里应该有个大致答案了,如果你还是要问我一个具体数字,我只能说,希望别太久!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