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ER重启:利好政策频出,买卖双方还有这些难处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马晨晨2024-02-02 13:01

“谨慎的乐观”,业界盼建好CCER基础设施

 
频繁的重启准备动作,让各路机构看到“利好”,近期一些金融机构也上调了相关公司的评级。与此同时,许多碳交易行业资深人士对此却抱以“谨慎的乐观”,态度更为保守。
 
郑江灼告诉记者,从当前全国碳市场和CCER的交易行情来看,往往到了临近履约周期的后半年,市场才会逐渐活跃。大多数时间里,控排企业的“惜售”心理严重。一方面,这是因为有的企业缺乏专业的碳资产管理队伍,对于履约的信心不足。另一方面,目前碳市场尚未放开机构投资者的参与,有的企业寄希望于最后的履约节点出售,以此获得更丰厚的收益。
 
“虽然全国碳市场启动到现在,已经过去两年多了,但是很多的民营企业乃至央国企,对于自身的碳资产、每年的排放和配额数据极少能掌握得及时且精准。根据现行的政策,次年的年中到年底,才会发布上一年的碳配额分配方案,企业对于当年的排放量是富余了还是有缺口,心里没数,也就不敢提前交易。”郑江灼说。
 
当前的碳市场缺乏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现价格的功能。与此同时,“鱼龙混杂”的碳交易行业,有时也会加深外界对于某些项目开发门槛的“误解”,过度放大预期。
 
“我见到过挺多不专业的市场参与者,主动向林业主管部门以及林权所有者宣传可开发的CCER的价值,动辄就是测算出了上千万元的经济价值,实际上远远没有这么多。”郑江灼表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经常把“林业碳汇”和“一片林子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两个概念划上等号,而现实中,经过核证的林业碳汇要在后者的前提下满足“新造林”等多重要求。
 
多位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当前,无论是CCER的“买方”还是“卖方”,双方都经常在交易中感到一些为难之处。
 
以建筑业为例,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终端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产业之一。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等发布的《2023中国建筑与城市基础设施碳排放研究报告》,当考虑基础设施时,全国建筑业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50.1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能源相关碳排放的比重为47.1%。
 
友绿CEO、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低碳健康地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黄俊鹏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产业链角度而言,目前企业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其中核证成本过高是不可忽视的一大因素。
 
“三年前,我们曾经给国内某家知名民营房地产商做过碳盘查工作,因为其‘三恒’的科技系统能效优势非常明显,四十多栋建筑每年减排总量达到4.4万吨,但单栋建筑物减排量仅为一千多吨。按照CCER六十元每吨的价格,对应的收益是六万多元。但是,为了得到这笔收益,仅开发和核证就要额外花费数十万元,经济上完全不划算。”黄俊鹏称。
 
在黄俊鹏看来,成本远高于收益是影响相关企业减碳热情的主要因素。他建议,对于处在特殊时期的地产及产业链企业,一方面,有关项目可采用区块链等新技术,在确保数据可溯源的基础上,降低核证费用和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可将建筑资产的金融属性与低碳属性相结合,通过制度设计,根据“建筑碳信用”实施不同程度的金融优惠政策,激励企业持续减碳。
 
“在发展CCER的过程中,很关键的一点是,我们需要注重的是项目和减排量的质量,而不是一味追求‘规模’。”刘洪铭对记者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切实需要,未来还会出现一些新的更具有潜力的自愿减排领域,特别是新技术开始运用的初期往往都是高成本的,这也是碳市场能够帮助引导气候投融资推动低碳技术发展的地方,但无论如何都需要保证高质量。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