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将于近日发布首批项目方法学 CCER登记重启有助于满足客户个性化降碳要求

文章来源:中国冶金报碳交易网2023-10-23 13:34

各方权利责任更明确,2017年3月14日前备案的项目需重新申请

 
《办法》以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根本目的,突出“自愿”属性,强化市场主体作用。生态环境部表示,将坚持4方面原则:信息公开,强化监督;统筹协调,统一管理;夯实基础,循序渐进;立足国内,对接国际。
 
据《中国冶金报》记者了解,《办法》有几项内容值得重点关注。
 
一是建立统一管理机构。与之前不同的是,不再通过备案形式确定多家交易机构分散交易,生态环境部将根据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相关精神,建立全国统一的注册登记机构和交易机构,组织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交易系统,为相关市场主体提供登记、交易等服务,第三方审定与核查机构纳入认证机构管理。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对第三方核准认定机构(DOE)将是重大利好,CCER的审定核查是DOE业务非常重要的板块。
 
不过,《办法》特别提出,审定与核查机构出具项目审定报告后,项目业主可以向注册登记机构申请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登记。但“项目业主不得委托负责项目审定的审定与核查机构开展该项目的减排量核查。”即审定和核查机构不可以同时开展同一项目的审定和减排量核查业务的要求,以确保公正性。
 
二是设置了项目时间节点和减排量有效期。《办法》要求,申请项目审定与登记的项目需于2012年11月18日开工建设,申请核查和登记的减排量需产生于2020年9月22日之后。允许减排项目分期申请项目减排量登记,但每期申请登记的项目减排量的产生时间应当在其申请登记之日前五年以内。也就是说,市场主体必须在减排量产生后的5年内进行登记才有效。
 
对于原有的项目和减排量如何处理?《办法》提出:“2017年3月14日前获得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备案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重新申请项目登记;已获得备案的减排量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使用。”这意味着,2017年3月14日前的项目需要按新办法重新登记,而已签发的CCER仍可以继续交易。
 
三是更明确的各市场参与主体责任。《办法》将原来的项目和减排量备案制改为由项目业主和第三方审定与核查机构对相关项目和减排量材料真实性、合规性“双承诺”,政府进行监督检查。
 
同时,《办法》要求公开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登记情况、注销情况,项目审定报告,减排量核查报告等,同时明确要求数据保存期限,即“项目设计文件所涉数据和信息的原始记录、管理台账应当在该项目最后一期减排量登记后至少保存十年。”
 
CCER登记重启,有助于满足客户个性化降碳要求
 
CCER登记重启需引起钢铁行业高度关注。CCER制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引导高耗能企业减排,引导能源结构、工业结构甚至整体经济结构的绿色转型。在与碳配额互为补充下,有望进一步发挥其对碳市场的支撑作用。
 
在CCER登记重启之前,国际机制核证减排标准(VCS)是唯一选择,但是,VCS机制对用户英文水平和国际经验的要求相对较高。重启后,国内钢铁行业有了更本土的选择。南钢股份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车马俊表示:“钢企如果有已备案的CCER,也可以在市场上交易,但企业目前肯定‘舍不得’。”
 
“由于钢铁行业还没有纳入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CCER登记重启对钢铁企业的直接影响暂不明显。但CCER登记重启有助于抵扣产品碳排放,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降碳要求,比如要求是碳中和产品。”宝钢股份运行中心副总经理兼碳中和办公室副主任刘仕君认为。
 
根据10月18日生态环境部网站发布的《关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的通知》,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民航等重点行业,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约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企业将被纳入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范围。
 
据业内人士粗略估算,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煤,相当于年用煤炭量1.3-1.5万吨左右;若按照生产1吨钢铁大约排放1.83吨二氧化碳粗略计算,则年产量达到1.4万吨以上的钢企均属于此范围。毫无疑问,所有钢企将全部开展本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钢铁行业进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步伐正在加快。
 
也有钢企相关人士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根据《办法》可以判断,以后的项目及减排量核准会趋于严格,购买CCER降碳可以作为一种过渡的手段,通过技术突破来降低碳排放才是主流。”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