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发布《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碳达峰实施方案》。
内容提到,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巩固提升铜、金、铅锌、铁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推动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
绿色低碳新技术,实施
绿色化冶炼,提升生产过程余热回收水平,推动单位产品能耗持续下降。
以尾矿、共伴生矿、冶炼渣、建筑垃圾等大宗固废为重点,支持大掺量、规模化、高值化利用。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推广废弃路面材料再生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促进再生资源应收尽收,提高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到2025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显著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基本健全,县城区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明显提升。到2030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资源化比例进一步提升。
全文如下: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碳达峰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
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普洱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积极稳妥推动全县碳达峰工作,结合墨江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统筹稳增长和调结构,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总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总方针,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加快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
(二)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全县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升级、能源绿色转型取得实质性进展,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取得明显成效,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不断增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到2025年,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大幅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不断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
碳排放下降完成市级下达目标,为实现碳达峰创造有利条件。
“十五五”期间,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绿色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初步建立,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稳步提升,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二、重点任务
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产业绿色低碳提升行动、城乡建设低碳转型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
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等碳达峰九行动。
(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1.大力发展
清洁能源。加大
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加强清洁能源发电项目规划管控与政策保障。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光伏发电投资、建设和运营,充分利用园区、公共机构和民用建筑屋顶等资源创新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的“光伏+”应用场景,推进光伏发电多元布局。积极稳妥推进联珠光伏发电项目、“茶光互补”等示范性项目,启动一批“光伏园区”“光伏建筑”等分布式光伏开发项目。继续推进全县水电资源开发,审慎开发风能,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进一步提升。(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县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墨江分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水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普洱墨江供电局、各乡镇人民政府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探索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按照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的理念,积极探索构建以
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促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加快电力设施建设,补齐发展短板,重点优化变电站布局,全力推进“降低电网风险和解决配网突出问题三年攻坚行动”项目及分散型
新能源并网项目,远近结合,统筹兼顾,系统解决辖区内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网问题,整体提升供电可靠性。实施县域电力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推进35kV团田变二期工程,加快建设泗南江片区电网优化工程、35千伏景兰变二期工程。加快智能电网建设,完善辖区内配电自动化配置,提升配网自动化能力。(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普洱墨江供电局、各乡镇人民政府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动能源消费绿色低碳高效变革。保持石油消费处于合理区间,逐步调整汽油消费规模,大力推进低碳燃料替代传统燃油,提升终端燃油产品能效。加快云南省南环线天然气管道(墨江段)建设,统筹推进墨江县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储气和保障供给能力,合理布局加气基础设施项目,促进天然气综合利用。持续推进“燃气下乡”和农村“以气代柴”工程,扩大城镇天然气利用规模,推进重点行业、高耗能企业天然气规模化利用。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火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车站、城区、大型公共场所、重点景区、乡镇全覆盖,促进新能源电动汽车推广利用。(县发展和改革局牵头,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普洱墨江供电局等按职分工负责)
(二)节能降碳增效行动
落实节约优先方针,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严格控制能耗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
1.全面提升节能管理能力。强化用能预算管理,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从源头推进节能降碳。加强对新建项目可行性科学论证和节能审查,提高节能管理信息化水平,完善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加强对用能单位的用能监督。完善能源计量体系,鼓励采用认证手段提升节能管理水平。健全节能审查闭环管理机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强节能监察能力建设,建立跨部门联动的节能监察机制,综合运用行政处罚、信用监管、绿色电价等手段,增强节能监察约束力。(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牵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实施节能降碳重点工程。实施城乡节能降碳工程,推进城乡节能环保技术应用,开展建筑、交通、照明、供热等基础设施节能升级改造,推进先进节能绿色技术示范应用,提升城乡综合能效水平。实施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工程,推动建材、化工、有色等行业开展节能降碳改造,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实施重大节能降碳技术示范工程,支持取得突破的绿色低碳技术开展产业化示范应用。(县发展和改革局牵头,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墨江分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严格执行电机、风机、泵、压缩机、变压器、换热器、工业锅炉等设备的国家最新能效标准。建立以能效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广先进高效产品设备,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加强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审查和日常监管,强化生产、经营、销售、使用、报废全链条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能效标准和节能要求全面落实。(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加强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优化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坚持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推进“千兆光网”基础设施升级和5G基站建设,统筹交通、物流、水利、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智能+”升级改造,推动智慧感知终端广泛运用,增强物联网接入能力。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用能结构,采用直流供电、分布式储能等模式,探索多样化能源供应,配套建设可再生能源电站,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严格执行通讯、运算、存储、传输等设备的国家能效标准,提升准入门槛,淘汰落后设备和技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用能管理,开展能源计量审查。推动既有设施绿色升级改造,积极推广使用高效制冷、先进通风、余热利用、智能化用能控制等技术,提高设施能效水平。(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产业绿色低碳提升行动
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产业发展全过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加快发展生态友好型、循环高效型、清洁低碳型等绿色产业,坚定不移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1.加快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推动传统工业绿色低碳改造,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深挖节能降碳潜力,大力提升企业和园区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大力推行绿色设计,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通过节能提效技改、调整用能结构、优化工艺流程、调整产业链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传统工业的低碳生产力。到2025年,高性能产品供给能力明显提升。(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市生态环境局墨江分局、县国资委、普洱墨江供电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全力推动重点行业碳达峰。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严控新增产能,推进存量优化。持续提高行业清洁能源应用比重,加强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提升工业电气化水平。大力提高行业能效水平,加快推进绿色产品认证和应用推广。推动建材行业碳达峰,全面实施建材炉窑节能诊断和综合节能改造,重点推广燃料替代及烟气余热利用等技术改造。推广利用脱硫石膏、粉煤灰、矿渣等固体工业废渣生产水泥,升级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干法制粉等工艺技术装备,加快发展新型低碳水泥,引导使用新型低碳水泥替代传统水泥。鼓励建材行业做固废胶凝材料、全固废绿色混凝土、碳封存等技术研发推广研究。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巩固提升铜、金、铅锌、铁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推动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绿色低碳新技术,实施绿色化冶炼,提升生产过程余热回收水平,推动单位产品能耗持续下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市生态环境局墨江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快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加大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绿色能源、新兴技术与绿色先进制造业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绿色能源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形成绿色能源产业规模和品牌效应。加快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产业化攻关,培育壮大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绿色产业园建设,依托中老铁路加快建设墨江预制菜产业园和中老铁路沿线墨江县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县财政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墨江分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县投资促进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采取强有力措施,对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全面排查在建和建成投产项目,对能效水平低于全省对应行业控制目标的,按有关规定停工整改,推动能效水平应提尽提,力争全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科学评估拟建项目,对产能已饱和的行业,按照“减量替代”原则压减产能;对产能尚未饱和的行业,按照国家布局和审批备案等要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提高准入门槛;对能耗量较大的新兴产业,支持引导企业应用绿色低碳技术,提高能效水平。深入挖潜存量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通过改造升级挖掘
节能减排潜力。强化常态化监管,坚决关停不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墨江分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5.加快农产业转型升级。强化绿色导向,实施产业强县三年行动,全产业链重塑茶、咖啡、现代林业、生物医药、肉牛等农产业发展新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做大做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林菌、林药、林禽、林蜂、林菜等林下经济,提高重要农产品市场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深入实施农业绿色生产行动,加快推动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生态化。坚持有机化发展战略,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有机肥替代化肥、有机茶认证等工程,完善有机产品标准体系、茶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和茶叶生产技术质量标准体系,规范生产过程,提升茶叶精深加工水平。加大绿色实用技术培训,大力推广绿色防控、精准施肥等提质增效技术和喷滴灌系统、水肥一体化、生产机械化等设施装备,建设绿色、生态、精品咖啡基地。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抓实做好滇重楼、滇黄精、黑三七为主的规模化中药材原材料生产基地。突出抓好核心烟区建设与保护,促进烟草产业提质增效。以稳面积、增产量、提品质、补链条为重点,稳步推进老旧低质胶园改造和生态胶园建设,抓实胶园抚管、割胶等生产技术升级,积极推动终端制品精深加工等工作。(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水务局、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县烟草专卖局,各乡镇政府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6.加快发展现代绿色服务业。坚持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服务产业链各方面各环节,探索开展低碳和零碳景区、物流、餐饮、数据中心等服务业
试点示范,全面提升服务业绿色发展水平。积极发展绿色旅游业,加大绿色旅游产品开发与供给,因地制宜开发类型多样的生态旅游产品,鼓励旅游景区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交通工具。加快发展绿色物流业,积极开发新型绿色物流技术和手段,支持建设标准托盘使用及循环共用体系,建设物流标准化的公共信息服务
平台。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积极配合创建绿色金融
试点市,激励支持金融机构开发、拓展绿色金融业务,为绿色低碳发展赋能。促进会展业绿色发展,研究制定行业相关绿色标准,引导物流运输、设计搭建、展览展示、
会议活动等各环节全面贯彻绿色低碳理念,推动办展设施循环使用。促进住宿业、餐饮业绿色发展,建立节约长效机制,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倡导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墨江支行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7.培育发展低碳型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打造绿色制造和绿色供应链体系。以墨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为依托,推动发展数据采集、存储、使用、传输、计算等业务,将产业园建成“数字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和生态培育平台。(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城乡建设低碳转型行动
加快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都要落实绿色低碳要求。
1.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统筹考虑全县生态、生产、生活因素,优化城乡空间格局,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推动城乡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优化基础设施合理布局,推动城镇水、电、气、路、信等基础设施改善提升,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充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现实工作,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推广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积极稳妥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钢结构住宅,推动建材循环利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机制,落实国家有关部委建筑拆除管理办法,杜绝大拆大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乡村振兴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推广适用建筑节能低碳技术,推动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探索近零能耗建筑。加快推进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持续推动市政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提升城镇建筑和基础设施运行管理智能化水平,加快推广
合同能源管理。逐步开展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
绿色建筑标准。(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市生态环境局墨江分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于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加快推动建筑用能电气化和低碳化,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市级下达考核目标任务。(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县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墨江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推进农村建设和用能低碳转型。营造自然紧凑的乡村格局,保护村庄乡土气息,营造良好的自然景观和乡村环境。推进绿色农房建设,加快农房节能改造。推广使用绿色建材,鼓励选用装配式钢结构等新型建造方式。持续推进农村山区半山区清洁取暖,因地制宜选择适宜取暖方式。发展节能低碳农业大棚。推广节能环保灶具、电动农用车辆、节能环保农机和渔船。加快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的应用。加强农村电网建设,提升农村用能电气化水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市生态环境局墨江分局、县林业和草原局、普洱墨江供电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
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推动运输工具和基础设施的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倡导推行绿色低碳出行。
1.建设绿色交通运输体系。调整运输结构,构建“宜铁则铁、宜水则水、宜公则公”的运输格局,发展货运“公转铁”。依托中老铁路,加快完善铁路货车连接线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提高铁路货运量。加快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创新绿色低碳、集约高效的配送模式。打造高效衔接、快捷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公众选择绿色低碳交通方式。(县交通运输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新能源交通工具低碳转型。推进交通工具向电气化、低碳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积极推动社会乘用车、邮政快递、物流配送等领域提高新能源车使用比例,公交车新增或更新车辆原则上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环卫、邮政等公共领域,能用尽用纯电动车或燃料电池汽车。全面实施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第四阶段排放标准。鼓励新增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采用新能源动力,持续推进清洁柴油车(机)行动。到2030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不断提高,绿色出行比例显著提高。(县交通运输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公安局、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等配合)
3.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全过程,推进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智能技术与交通运输领域深度融合,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探索推行“智慧公路、智慧运输、智慧城市交通”。开展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提升改造,完善充换电、配套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完善住宅小区居民自用充电设施。(县交通运输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公安局、普洱墨江供电局等配合)
(六)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协同降碳。
1.推进园区循环化发展。以提升资源产出率和资源循环利用率为目标,深入开展产业聚集区循环改造,优化产业布局,组织企业进行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清洁生产改造。大力发展工业资源型循环经济,全面推行产业园区和企业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技术集约化,综合提升工艺技术水平和节能低碳效能。搭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享平台,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推广集中供气供热,促进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推进工业余压余热、废水废气废液的资源化利用。(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强大宗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以尾矿、共伴生矿、冶炼渣、建筑垃圾等大宗固废为重点,支持大掺量、规模化、高值化利用。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推广废弃路面材料再生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促进再生资源应收尽收,提高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到2025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显著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基本健全,县城区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明显提升。到2030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资源化比例进一步提升。(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墨江分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县水务局、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大力发展农业领域可再生能源,结合农业设施、农用地、未利用地一体化规划建设农光互补、渔光互补项目。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进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利用,推进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等农业有机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加强废弃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健全废旧农膜、黄板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力争实现全量回收。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以有机肥替代化肥,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强化粪污还田利用过程监管,提高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管理水平。到2025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进一步提升。(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市生态环境局墨江分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
发挥科技创新在碳达峰工作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创新能力,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
1.健全科技创新机制。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立足自身产业转型发展实际需求,承担绿色低碳科技项目,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检测、评估、认证体系。(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墨江分局、县国资委、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教育体育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开展高端人才建设、青年人才培养引进、技能人才培养培育等工程,加强人才平台建设,主动对接参与各类高层次人才招聘活动,完善柔性引才引智机制,着力引进培养一批碳达峰碳中和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到2025年,制造业和新兴产业专利授权量增长进一步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教育体育局、县交通运输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林业和草原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定期发布低碳、零碳、负碳等前沿关键技术攻关清单和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畅通创新链条,加大创新支持力度,在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通道、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上下更大功夫。推动有色金属、化工、建材、交通、能源、建筑等领域一批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和示范工程建设。鼓励二氧化碳规模化利用,支持二氧化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CCUS)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墨江分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国资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
坚持系统观念,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提高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1.巩固生态系统固碳作用。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构建有利于碳达峰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控生态空间占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稳定现有森林、草原、湿地、土壤等固碳作用。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加强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推广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县林业和草原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市生态环境局墨江分局、县发展和改革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通过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国储林项目基地建设等重点林业项目,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快推进国土绿化,积极引进公益造林,开展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等造林绿化行动。加强退化土地修复治理,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全力配合创建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加快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以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重点,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0%以上,活立木蓄积量力争达到2350万立方米。(县林业和草原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墨江分局、县发展和改革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大力开展全域扩绿建设。实施城乡绿化美化行动,着力提升城乡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公园和绿化活动场地面积,大规模开展沿路、沿河湖、沿集镇绿化,开展规划建绿、拆违增绿、破硬增绿、留白增绿、见缝插绿,全力打造道路绿地、居住绿地、公共建筑绿地,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生态大道和生态廊道,不断提高绿化水平。(县发展和改革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墨江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不断增加城乡生态绿量,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提升生态农业减碳增汇,推广二氧化碳气肥等技术,推动畜禽粪污、秸秆等资源化利用,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墨江分局、县发展和改革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绿色低碳全民行动
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把绿色理念转化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1.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加强绿色低碳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的宣传解读,开展绿色低碳“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台、报刊等传统媒介和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兴传媒,开展全方位、高频次的宣传活动,持续开展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市民低碳行动、节能减排小组活动、减塑限塑和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等专项活动,增强社会公众绿色低碳意识,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县委宣传部、县发展和改革局、市生态环境局墨江分局、县教育体育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2.推广绿色
低碳生活方式。围绕“衣、食、住、行、用”等日常行为,引导市民全面深入践行绿色消费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坚决遏制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全面推行光盘行动,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示范创建活动,持续推进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示范创建。引导激励市民积极参与绿色消费、低碳出行、可回收物分类等绿色低碳行动。鼓励发展二手交易市场,推进电子产品、家电、书籍等二手商品的重复使用。推广绿色低碳产品,支持有条件的商场、超市、旅游商品专卖店开设绿色产品销售专区,推行再生产品和材料认证,落实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市生态环境局墨江分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引导企业主动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责任意识,提升资源利用和绿色创新水平。支持矿产、能源等重点领域企业制定实施企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支持鼓励其他领域积极推行绿色低碳行动。重点用能单位要结合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和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定节能减碳工作方案,推进节能降碳改造和管理水平提升。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行业协会和其他各类社会组织作用,督促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国资委、市生态环境局墨江分局等职能分工负责)
4.强化领导干部培训。将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将绿色低碳相关知识纳入县委党校教学内容,分阶段、多层次对各级领导干部开展培训,普及科学知识,宣讲政策要点,强化法治意识,深化各级领导干部对碳达峰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科学性、系统性的认识。提升绿色低碳发展工作的领导干部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切实增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县发展和改革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政策保障
(一)落实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贯彻落实碳排放统计核算要求,加强基础能力建设。鼓励支持行业、企业开展相关领域碳排放核算
方法学研究,并争取纳入国家或省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对接市级大数据平台,与统计、生态环境、能源监测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数据衔接、共享及协同机制,实现智慧控碳,逐步建成体系完备、相互衔接、支撑有力、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稳步夯实碳达峰数据基础。(县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统计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墨江分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创新绿色财政金融政策。构建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市政、交通、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低碳建设。引导金融机构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持续提高低碳项目融资便利度、获得感。发展绿色金融信贷,加大对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考核力度。积极探索以碳汇、绿证、碳排放权等为标的物的绿色金融信贷,拓宽绿色低碳发展的投融资渠道。(县财政局、县金融办、国家税务总局墨江县税务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国资委、中国人民银行墨江支行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推进市场化机制建设。鼓励企业参与电力保供调峰,优化完善电力交易体系,做好参与
碳交易市场的准备。规划碳汇资源管理,探索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积极参与推行中国(云南)自贸联动创新区碳排放权交易资源储备创新,发展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新模式,引导整合境内外资金投向绿色低碳项目,开展节能咨询、融资、
托管等“一站式”服务。(县发展和改革局、市生态环境局墨江分局、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林业和草原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要求,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强化健全墨江县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墨江县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县发展和改革局。县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整体部署和系统推进相关工作,统筹研究重要事项、制定重大政策,建立县碳达峰碳中和项目库。定期对辖区镇街、有关部门和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科学提出碳达峰分步骤的时间表、路线图,督促指导将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细。(县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县级有关单位配合)
(二)强化责任分工。各乡镇、各部门要齐抓共管,形成互补合作的推进机制,着力抓好本方案确定的主要目标和各项任务落实,确保碳达峰有力有序开展。(县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单位配合)
(三)严格督查考核。建立碳达峰目标任务督查督办机制,强化目标任务落实情况监督考核,定期跟踪、分析、评估主要部门碳达峰目标的完成情况,按年度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实行考核。加强监督考核结果应用,将考核结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考核内容。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单位实行通报批评和约谈问责,有关落实情况纳入县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内容。(县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单位配合)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